康师傅 发表于 2011-10-18 11:12:19

户外装备基础知识

户外装备基础知识
参加各种探险旅游及户外活动的设备主要有:登山杖、帐篷、背包、睡袋、防潮垫或气垫、登山绳、岩石钉、 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铁锁、绳套、冰镐、岩石锤、小冰镐、冰爪、头盔、踏雪板、 高山眼镜、羽绒衣裤、防风衣裤、毛衣裤、手套、高山靴、袜子、防寒帽、冰锥、雪锥、炊具、炉具、 多功能水壶、吸管或净水杯、指北针、望远镜、等高线地图或其它资料、防水灯具、各种刀具等。

背包:登山最好使用带金属架的登山背包。

帐篷:登山应用高山帐篷,通风、保暖、透气且非常结实,能防12级大风,一般旅游帐篷不适合高山地区。

睡袋:普通气候条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区以高质量的羽绒制成的睡袋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绒量即可。

防潮垫或气垫:防潮睡垫或充气睡垫,用于与地面潮气隔离,保持体温及睡眠质量。

1. 登山杖

1.1. 登山杖的使用

登山杖的使用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那时候大家都把它称之为手杖、拐杖,而且在早期登山,拿拐杖爬山通常被视为老人家的专利!一直到近几年登山杖的使用技术被有心人士引进之后,开始在各处的山友中燃起了使用登山杖的风气,直到今日,虽然不能说是人手一只,但是至少在各地组队登山的成员之中,或多或少都会看到登山杖的身影,可见得使用登山杖的观念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但是使用登山杖真的可以让你的脚变的比较轻松吗?其实不是完全正确,使用登山杖必须要用正确的方式操作才能享受到登山杖带来的好处,在之后的叙述中我们会跟你解说如何正确的使用登山杖,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先说说使用登山杖的好处,让各位了解一下为何国外会如此盛行使用登山杖,甚至有网站特别研究登山杖对一般远足的好处!

1.1.1. 使用登山杖的优缺点

登山杖的设计是为了提供个人活动时更好的稳定度,而且将作用在腿部的冲击力分散部分到手臂上;根据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当下坡的时候,膝盖部分的受力在没有使用登山杖的时候比使用登山杖的情形多出22%,大腿肌肉消耗的能量也多出21%。以下是有关于使用登山杖的好处和坏处,各位可以参考一下:

1.1.1.1. 优点

减少膝盖的痛苦,增加上坡时的力量,增加整体性的耐力,容易通过土质松软的区域,
增加身体的平衡性。


1.1.1.2. 缺点

增加户外活动的花费,增加身体能量的消耗,不方便用手做其它事情,属于技术层面的方法,如果操作技术不熟练则无法达到省力的效果。

1.1.2. 正确使用登山杖

1.1.2.1. 调整登山杖的长度

一般三节式的登山杖有两节是可以调整的,开始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

将靠近底端的支杆伸长到最大限制的长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参考。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调整登山杖的长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上举到跟上臂成90。,再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或者将登山杖头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将杖尖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为止。

将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锁紧。

另一只尚未调整的登山杖比对锁定长度的登山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

调整登山杖时不应该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在购买登山杖时可先做长度调整以确定是否买到合适长度的登山杖。

1.1.2.2. 腕带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时都是紧紧地抓着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为腕带的作用只是让登山杖不会离开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你就错了,腕带的重要性可是不亚于登山杖本身!

我们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时,登山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应该藉由腕带传导到我们的手臂上;在上坡时,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带传到登山杖产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们的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该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手,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的抓住把手即可[请看附图],透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如果有带扣,做些许的调整,记得不要影响到登山杖的操作。

1.1.3. 登山杖的操作方式

以下介绍的是一般使用登山杖的正常操作方式,不过并不是唯一的操作方式,您可以在实际操作之后稍做调整,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样才能充分运用到登山杖的好处。


1.1.3.1. 平地及平缓的上坡

就跟平常走路一样采取相同的节奏,右手臂在左脚向前同时顺势将登山杖往前带,但是杖尖不要超过身体前面,然后顶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样的动作。

1.1.3.2. 较倾斜的陡坡

动作和平常走路一样,但是手臂要往前将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体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撑身体往上,来减轻腿部的压力,必要时候可以同时利用两只登山杖来做爬升的动作,推身体往上的时候,手掌可以放在登山杖的顶部加强推的力量。

1.1.3.3. 下坡

由于下坡的冲击力比较大,这时候就要利用登山杖来减轻腿部的负荷,因此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体的前面,而且必须要比前脚先着地才能达到分担力量的效果,因此身体一定会向前倾斜,这个动作并不是我们下坡的自然动作,所以需要经常练习,同时要自己感觉登山杖要放多远的位置,才能达到减缓腿部压力的效果,而且不会拖慢原来行进的速度和节奏。必要的时候,可以加长登山杖的长度,完全根据个人的感觉来做调整。

登山杖的使用是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进而增加身体整体性的持续耐力,因此上述的使用方法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人,只要觉得其它方法一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做个改变也无妨。方法是活的,身体健康最重要,您说对吧!


1.2. 登山杖的选购

选购登山杖需要注意的细节:

向前弯曲的手柄:这种手柄向前弯曲,会使手腕保持一个舒服、容易发力的角度。尤其适用于行走速度比较快的时候。因为登山杖会在你手的前方,可以让你走得更省力一些。

把手:尺寸和形状要吻合你的手,无论是戴手套还是不戴手套。

可调节的手柄带:能放松或收紧,可以通过调整来适合你的手,尤其是在山路比较危险的时候。如果调整恰当,即使你放手休息一会儿,登山杖也不会脱手。最好是软的,还有一些弹性。可以简单地调整到需要的牢固要求,不容易脱落。

可以伸缩的杖杆:两节或三节的可以伸缩方便携带,并且可以调整来适合你的身高或地形。三节的登山杖比两节的更要方便一些。你的登山杖可以调节的越多,给你带来的好处就越多。下山的时候,要长一些,上山要短一些。当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缩得更短,可以方便地绑在你的背包上。

旋转调整:按不同的方向旋转两截杆就可以调整到你需要的长度。旋转另一个方向就可以转紧。可是不能旋得太紧。调整的位置会比较精确一些。

按钮调整:有的登山杖不是采用旋转调整,而是旁边有一些洞。这种登山杖可以锁的很紧,可是有时候不能调整到需要的长度。现在这样的登山杖在国内很少见到,估计能看到的也是一些淘汰的二手货,不建议购买。

长度调整:长度锁住以后,要很牢固但又不能太紧,如果太紧,你要把登山杖收缩起来,也会比较麻烦。可能同一个型号的产品在松紧程度上也有差别,在购买的时候,你可以多试一试,这样就可以挑选到一个松紧合适的登山杖了。

杖尖:碳合金杖尖很耐用,如果戳到石头或冰里,不容易打滑。尖端凹进去的,通常可以戳得更牢固。现在很多登山杖的杖尖采用碳合金,碳合金比较坚硬,在你使用的时候,即便是插到坚硬的岩石上,也能牢牢地钉住,不容易滑动。登山杖大都提供橡皮帽等小配件,这样在比较松软的土地上行走,也不会因为插入太深,拔不出来。

杖杆材料:
1、 铝:坚固、轻便、便宜。大部分的厂商都采用这种材料。
2、 碳合金:像铝合金一样的坚固,但是重量要更轻一些,但价格比较昂贵。登山杖用碳合金和钛合金制造的直径都比较小,让人感觉到很轻,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把它们甩得很快,很容易把杖头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3、 钛合金:钛合金比铝合金要轻,但更坚固,价格更昂贵。现在的厂商多把钛合金和铝合金混合使用,这样价格比起单纯的钛合金要便宜一些,但强度远远超过铝合金。并且它们的延展性也得到了提高。
手柄材料:手柄的材料要让你容易掌握。
1、 软木:通常会混合塑料和橡胶。软木和泡沫塑料,通常是手容易出汗或经常在雨天中徒步人士的首选,因为,这些材料即便是湿了,也有比较好的摩擦力。
2、 橡胶:湿的时候会比较滑,可是当你长距离徒步的时候,它的手感不错。
3、 塑胶:通常会比较滑和硬木头,非常耐用,但湿的时候会比较滑。
橡胶防护套:可以套在金属杖尖上保护环境或他人(碳合金很硬,容易在石头上留下痕迹)。可以消除一些对手臂的冲击力,减小金属杖尖和摩擦石头的声音。
减震设计:现在很多登山杖有减震设计,弹簧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它会减轻手腕、手臂和肩膀的震动。有一些款式还采用一些特制的流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减震装置可以随意地带开或关上,一般上坡的时候关闭减震,下山的时候打开。

雪崩探察杆:有些登山杖可以旋在一起,组成一个比较长的,可以用来寻找雪崩下的人或东西的雪崩探察杆。如果你有这种需要,在购买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相机独脚架:有的登山杖把手柄旋下来,就可以变成一个照相机用的独脚架。在购买之前,要看一下登山杖提供的螺丝口是否适合你的照相机。

指南针:有些登山杖手柄里还有一个小的指南针,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但不是很准确。

可以更换的雪地圈:普通徒步的雪地圈直径一般5-7厘米,雪地圈会保证你的登山杖不会陷到烂泥或积雪里面,还有直径比较大的雪地圈,可以把你的登山杖变成滑雪杖。


1.3. 登山杖结构指南

登山杖可以让户外登山穿越活动带来很多的好处,如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减轻腿部的负担;根据研究,行走时使用登山杖可以减轻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盖等肌肉关节的力量,让腿部感觉更舒服!而同时使用两支登山杖能够提供较好的平衡性。更别忘了找不到树干,它还可以做用防水布搭建雨棚的支杆。

目前登山穿越活动一般使用三节调整式登山杖,具有铝合金/钛合金支杆、碳钨钢尖头、根据手掌设计的把手护垫、以及可快速拆装的雪地圈;高级的登山杖还设有避震系统,减缓手臂的负担!以下是各部分简单的介绍。

把手:通常用橡胶、软木、塑料和泡棉等材料做成,一般来说前两者材质的抓握感比较舒适,但价格也比较贵。有些登山杖的把手跟支杆呈15度,这是根据滑雪杖的设计衍生出来的,在下坡时较容易顶住地面达到煞车的效果,但在上坡时或是在平地行走时却不容易顶住地面,必须要很熟练登山杖的使用技巧才能习惯;因此不适合初学者或只在平地行走的使用。

腕带:这是购买登山杖时最需要考虑的部分,因登山杖与使用者身体力量的互相传递主要是通过腕带,因此应考虑腕带材料的耐用性、柔软度、舒适性和宽度,应可以调整带子长度以方便手腕的活动,最好选择没有带扣的腕带;如附有带扣,就一定要试戴一下以确定不会影响到手腕或手掌的活动。

支杆:支杆的材料通常是钢、铝合金和钛合金;钛合金的重量最轻,铝合金次之,重量越轻,价格越贵。

避震系统:避震系统是在登山杖的内部设有弹簧,可以根据需要缓冲冲击力,价格比没有避震系统的登山杖昂贵;还有一种登山杖可以关掉避震系统,价格更贵。可是有避震系统不是很好吗?干嘛要把它关掉?根据正确的使用方式,上坡时利用登山杖往后推,下坡时利用登山杖与腿部同时承受身体向下的冲击力量,此时需要避震系统来缓和冲击力;可上坡时避震系统却会削减掉向后的推力,也就是说要用更大推力才能达到跟一般登山杖相同的效果,此时避震系统反而成了不必要的装置。

雪地圈:雪地圈可以防止登山杖陷入泥地中,不过登山穿越的环境多有荆棘灌木,雪地圈反而会妨碍行动的便利性,所以要注意雪地圈应该可以快速拆装,才不会造成困扰。
杖尖:材质有橡胶头、铁制、碳钨刚等,碳钨钢最硬,价钱也最贵,橡胶头最便宜,但是也比较不能应付崎岖的户外地形,耐磨性也不如碳钨钢头。现在很多登山杖的头采用碳合金材料,比较坚硬,在你使用的时候,即便是查到坚硬的岩石上,也能牢牢地钉住,不容易活动。登山杖大都提供杖尖橡胶防护套等小配件,这样在比较松软的土地上行走,也不会因为插入太深而拔不出来。

1.4. 登山杖杖尖材质

现在市场上的登山杖良莠不齐,好的上千一支,差的十几就能拿下,但是一分钱一分货,一看材料和加工,就知道孰好孰坏了。现在就登山杖的杖尖的材料说说。

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两种材料:钢,合金。

钢的分类很多,按金相组织分,可以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按含碳量的多少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等等,还有沸腾钢什么的不说了。碳钢都有一定的耐磨性,10-20号钢是低碳钢可以做齿轮,螺钉等,经过渗碳处理以后,表面很硬,而耐磨,但是心部有良好的韧性。30-60号钢是中碳钢,但是其中30-50号钢不具备耐磨特性,但是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是工业中用的最多的。55-60号钢在工业中经常用作制造凸轮等耐磨器件。

65-85号钢是高碳钢,制作弹簧和耐磨器件的。从10-85号钢之间,碳含量是越来越高的,而钢的组织会随着含碳量的变化而变化,当碳含量在0.77%以下时为亚共析钢(图1),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珠光体增加,铁素体减少。当到达0.77%时,全部都转变为珠光体(图2),在0.77%-2.11%之间为过共析钢(图3),钢的组织中,除了珠光体还有二次渗碳体,随着含碳量的增加,二次渗碳体会越来越多。而二次渗碳体是硬脆相,所以说含碳量越多,硬度越大,从20号钢(含碳量0.2%)到85号钢(含碳量0.85%)
硬度从156HB跃升到302HB。这个硬度是没有处理过的钢材硬度,经过淬火后,硬度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淬火后材料会变硬而脆,在大的应力下,会导致碎裂,所以一般都采用了退火工艺,以提高韧性,降低硬度,而达到最好的使用性能。这就是有一些登山杖的杖尖表面是黑色的,但是内部是银白色的原因,黑色是因为热处理以后而形成的。这种材料很多,各个厂商也不一样,多见于一些国内的中低档的登山杖。


但是要注意的是还有一种钢材,就是耐磨钢,它是合金钢的一种,特点是高碳和高锰,现在坦克的履带,铁轨,挖掘机的铲子都是这个东西制作的。高锰钢的硬度很高,很难加工,所以要经过水韧处理,就是将高锰钢加热到1050-1100度,保持一段时间,使碳化物完全溶解在奥氏体中。然后水淬,使碳化物来不及析出就获得了均匀单一的奥氏体组织,钢的硬度很低,只有190-220HB,虽然此时硬度不高,但是钢在受到冲击和压力之后,表面能产生强烈的加工硬化和马氏体(图4)相变,使硬度达到450HB以上。冲击越大,硬度越大。所
以这个也是很好的制造杖尖的材料。但是也要注意使用方法,没有冲击,也是很快就被磨损的。这种材料大多用在一些国内和国外的中等的登山杖。

至于合金,种类非常多,但是大多是钨合金的,以钨为基体的合金。市场上有很多号称是钨锰合金的杖尖,但是在工业市场上,是没有这种合金的,硬度比较高的是钨钴合金,还有钨铁合金,钨合金的硬度都比较高。这种合金质地的多见于国际上比较有名的产品身上,比如LEKI。

在颜色上,钢材是银白色的,但是热处理以后,比如渗碳,淬火等,会使得表面变黑,一旦外面磨损了,就可以看见里面的白色的没有处理过的钢材了。而钨合金则是黑色的,表面到心部都是黑色的。

在价格方面,碳素钢的价格约为5000元/吨,高锰钢大约是8600元/吨,而钨合金价格比较混乱,最低的有100000元/吨。

大家看看这个就知道为什么有十几块一支的也有几千一支的,为什么有的能用很久,有的却只能用1-2次。

1.5. 行走杖和登山杖的不同

随着”越野行走”运动在我国的推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持两支很细的手杖在行走或是登山。他们使用的手杖就是”越野行走”手杖。许多参加户外运动的朋友已经拥有了一根自己的登山杖,那么,登山杖可否替代越野行走手杖,登山杖和越野行走手杖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分析不同点,可从功能、材质和设计、使用方法三个方面来区别。
1.5.1. 功能

登山杖也称雪山杖,基本是为攀登3500米以上的高山而设计的,更多的是保护的功能。在高海拔缺氧、低温冰雪、各种坚硬的岩石和石砾的山地挑战生命的极限,不能没有登山杖。此外,在当日不能返回的登山过程中,由于野外宿营的需要,登山者需背负一个较重的行囊。当人直立时,由于行囊的压力,使人的重心后仰,为保持平衡,身体需前倾,为防止前倾过度,就需要使用一根登山杖以保持身体平衡。由于只为登山使用,平路用不上,为便于携带,登山杖都做成轻便的可伸缩的样式,不用时,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只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肢的压力。

越野行走手杖则主要是为健身而设计的,兼具健身和保护的功能。与登山杖不同之处在于必须同时使用两支手杖。主要适用于海拔3500米以下的,可以当天返回的登山活动和平路的快步行走。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动的同时,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时得到锻炼,同样的速度,热量可多消耗20—46%,达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在登山时,有了两支手杖的支撑,实现了手脚并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担了下肢的运动负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负荷。而更重要的,是减轻了膝关节和腰椎的压力,保护了膝关节和腰椎,解决了登山健身对膝关节磨损过大的难题,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锻炼价值。使用两只越野行走手杖,即使背负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还可以借助手臂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行,以节省体力。由于越野行走手杖既适合山地也适合平地,到了户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携带问题,因此,设计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调手杖,为适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长度从105公分到125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为有了便于出门旅游,也设计有三节可调手杖。

越野行走的特殊功能,使之成为最优秀的的有氧运动并受到健身、医学专家的关注。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把它作为优秀健身项目向全国推广。


1.5.2. 材质和设计

登山杖以支撑为主要功能,因此多以金属合金做杆体。目的是加强支撑力。”把手”设计以手掌抓握为主,腕带是简单的环形带子。减震采用杆体内加减震弹簧,杆的底部只有金属尖头在防滑,不考虑在光滑、坚硬的石板及马路上使用的功能问题。

越野行走手杖功能多样,为此,采用碳纤维合成物做杆体,腕带特殊设计,类似简易手套,底部除金属尖头外还配有小靴子样的减震头。它的杆体,很轻(三两重),除具备足够的支撑力,还有很好的弹性,可以弯曲,弹直的反作用力使使用者得到借力。特殊设计的腕带除了方便抓握手柄还可以改变手的用力方向。此外,不是靠抓握手柄,而是利用腕带来支撑和推动手杖,也是减少手部震动的独特设计。底部的金属尖头可方便地在冰雪和泥土等地面行走,而小靴子防滑头可保证在石板、水泥等光滑的地面行走不打滑。

1.5.3. 使用方法

登山杖的使用以抓握手柄为主,除了上山时,上臂基本与上身贴紧,肩关节基本不动,以手臂肘关节为轴,通过改变手杖支撑点来保持身体平衡。登山杖不具备平路行走的功能,使用两只也不行。

越野行走手杖的使用则要求肩关节能够前后摆动,加大摆臂的幅度,以增强健身效果和防护作用。平路行走,在正常走路的基础上,后腿登直,前腿后脚跟着地,双臂摆开,手杖的支撑点在身体两侧稍靠后的的地方,杆体斜着推动身体大步前行。登山时,要充分发挥腕带的作用。上山时手杖先放在前面,利用腕带拉着身体向上,上去后手臂弯曲,利用腕带推着身后的手杖使身体继续上行。下山时,手杖在前面支撑,手臂应同手杖成一条直线,起到延长手杖长度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登山杖的功能比较单一,而越野行走手杖除平路行走的作用外,不仅可以替代登山杖,还大大提升了健身登山的锻炼价值,开创了健身登山的新潮流。

越野行走1997年由起源于芬兰,由滑雪运动演变而来。芬兰的EXEL越野行走手杖是国际越野行走协会的指定产品,也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推荐产品。


1.6. 登山杖的保养及注意事项

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更多的人参与到户外登山活动中来。也越来越多的朋友知道了使用登山杖的必要性。这里着重讲讲在使用登山杖时遇到的几个问题。

1.6.1. 购买时需要注意的要素

1、购买时买品质好一点的,重量轻、手柄防滑、腕带舒适,这很重要。

2、杖杆多采用航空铝合金材料,质轻。

3、杖尖防滑、耐磨性强,好的手杖多用钨锰合金材料。


1.6.2. 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1、调节合适的长度:

以最常见3节手杖为例:3节中其中2节是可伸缩调节的,注意观察,在每节的根部有STOP MAX 标志线,调节时最大限度不要超过这条线。调节过程中,不要只调整2节可调杆来达到你需要的长度,应尽量使这2节可调杆保持一样长度,这样才能受力均匀。

2、锁死打不开的问题:

锁死打不开的问题有多中情况,常见的就是因为劣质的问题,原因是在调节处使用塑料件质量差,塑料件碎裂而导致锁死或锁不紧的现象。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解决办法只有更换配件或者干脆淘汰。

但有些分明是质量很好的手杖也出现缩回去后拔不出来的情况,非得要两头驴拼命拔河才能拉将出来,再缩回去的时候也难的很。同样都是一样牌子的同一款手杖,有的人家使用了一年,也没什么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就得拔河呢?

笔者本人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POWER PLUS 198元/根的手杖,在驴圈里也是广为推荐的一款性价比极高的原装韩国进口的手杖,有着不错的口碑。在我使用不到半年的时候竟然也要”拔河”了,痛苦,对于我这个经常独自上路的野驴可不是个好事。有很多山友也购买了这根,有的使用了几次就有这种情况。作为商家和使用者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去解决这个问题了。

一日闲暇,把它”大卸3节”诊治一翻,经查看:

问题1:出在接口处的旋转螺丝头上,长出了一层灰白色的东西,导致旋转时感觉很”涩”,拉不动拽不出的。随手拿了张面巾纸擦灰白物质擦拭干净。

问题2:导致接口处氧化的原因主要是潮湿,在登山过程中跋山涉水,手杖自然要探进水中辅助你顺利通过,不得不承认功不可没。需要注意的是,你回家后是否还记得你的”搭档”曾”湿身”!?嘿,不用多说了,我想你已经找到他不肯出来让你”拔河”的原因了吧?嗯,让他也见风晒晒太阳就不会氧化成那样了。


1.6.3. 不是因为他戴眼镜,眼睛就被戳瞎了!

一个特别需要提醒山友的问题,这周爬山,遇到了一件险些发生的惨剧。因为是背的小包,也就20-30L的样子,手杖在侧兜里插着,用收紧带帮了一下,杖尖没有套橡皮套,金属尖裸露在外。休息时,大家都凑在一起,一个不小心的转身,站在比你低处的山友就危险了。幸好,他戴了眼镜,把镜片划伤,戳到下眼睑处了,离眼球还有3mm。反正这次算是捡着了。

希望大家千万小心。登山杖杖尖朝上放是正确的,但放在小包上就突出一截,再不套橡皮套的金属杖尖实在太危险。所以建议大家,别偷懒,揣上你的杖尖保护套,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套上,为了你周围也为了你的安全,仔细点吧!

1.7. 登山杖的Q&A

问:沙子和水,好像把我的可旋转的登山杖弄坏了,调节不了,我是不是应该上点油?

答:千万别,油会弄坏你用来锁定旋转杆的零件。你的登山杖需要一个细致的清理,把你的登山杖拆开,然后用一个毛刷或用铁丝制作一个工具好好地把内部清理一下,把登山杖拆开地时候,把拆下的零件用温水和牙刷清理干净。

问:使用金属制造的登山杖,在雷电交加的山坡上行走,是不是更容易成为雷电袭击的对象?
答:如果注意了一些常识,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除非在雷电交加的时候,你跑到山脊上拿你的登山杖乱晃招引闪电。在有闪电的时候,把你的登山杖拿低一点,其实登山杖金属的部分也不至于召来闪电。

问:有人说,使用坚硬的金属头会破坏户外的本来景观,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如果有可能,尽量在你的金属头上套上一个橡胶套,可是千万记住在比较陡峭湿滑的时候一定要把橡胶套取下来。

问:登山杖的减震系统会不会减轻膝盖受到的冲击?

答:当你背负很重的时候,登山杖可以帮助减轻膝盖的压力,但这大部分是登山杖的杆的功劳。减震器只可以减轻手臂和肩膀受到的冲击力。

问:最近我试用了一对很轻的钛合金的登山杖,感觉很轻,但是实际上它们的重量也只不过比我原来的铝合金登山杖少了几十克,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因为登山杖的设计是上面重下面轻,这样在你挥动的时候,就会感觉很轻。目前只有碳合金和钛合金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2. 服装

你外出野营时所携带的衣物必须具备两项主要功能:首先它们要保护你不受雨、雪、狂风等恶劣天气的伤害;其次,它们要使你在各种气候中进行不同活动时尽可能舒适。

户外服装的最好选择是建立一个多层衣物组成的服装”系统”,穿着不同的组合就能适应不同的行动和环境。
2.1. 一些重要概念

分层(Layering)

分层就是穿着几层较轻的衣物,而不是只穿厚厚的一两层。分层着装”系统”更加灵活(气候变化时,你可以增加或减少一层衣服)并且效率更高(多层衣物能在你身体周围滞留更多的空气,使你感到比一层衣物更加暖和,而且在背包里占用更少的体积)。

导汗(Wicking)

贴身穿的一层衣物要能把活动中皮肤出的汗吸收,并且传导散发到外层衣物中去,使你的身体保持舒适,这个过程叫做”导汗”。导汗功能在温暖环境里使你的身体更加干爽舒服,在寒冷环境里有助于保持身体温暖。在严寒环境中,导汗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穿一件导汗能力差的内衣,它不能把活动时出的汗传导出去,湿湿的不舒服不说,一旦停止运动,身体产热量下降后,汗液蒸发会继续吸取身体热量,容易造成冻伤,而导汗性强的内衣会在活动中就把汗液传导出去,保持身体干爽温暖。

防水(Waterproof)

在野外会遇到各种天气,穿身湿衣服在雨里行走是很让人丧气的。防水是野外衣物”系统”的一项基本要求,对保持体温和身体舒适是很重要的。

透气(Breathability)

当气温升高或活动量增加时,你希望出的汗和热量能够散发出去。衣物的这项能力叫做“透气性”。透气性和衣物的面料和样式设计有很大关系。在寒冷天气,透气性强的衣物会把活动中出的汗散发出去,而透气差的衣物内部则可能汗液凝结,出现积水现象。


2.1.1. 第一步:考虑你自己需要哪几层衣物

野外服装按层可以基本分成4层:内衣,单衣、保暖层和外衣。每一层在这服装”系统”里负责一项特定功能。是否需要携带某类衣物,取决于你的野外计划。

内衣(Inner layers)

内衣是直接贴身穿着的衣物。它的主要功能是把汗从皮肤传导开,使皮肤干爽,并且有一定保暖作用。如果你面对的是较凉或寒冷天气,而且进行会有较多出汗的运动,你就应该穿一层导汗功能较强的内衣。适应于不同的活动和气候条件,导汗内衣有不同的厚度。

单衣(Mid layers)

单衣主要指平常穿的短裤、T恤、单裤和长袖衫等。单衣主要在暖和的天气提供基本的保护和一定的保暖,一般在温暖的好天气进行短途外活动时使用。选择时要选择舒适、耐久和轻巧的。请大家注意,即使在夏天很热的时候,也不要打赤膊,强烈的太阳会把皮肤晒伤的,在有灌木的路上行走,也要穿长裤,短裤容易被划伤。

保暖层(Insulation layers)

保暖层是使更多的空气滞留在身体附近,在保持身体温暖中起主要作用。保暖层衣物要松软、轻暖,并且尽可能地占用较少的体积(有时需要进行压缩)。它要有透气性,以使汗水排出。因为潮湿会使衣物的保暖能力大受影响,所以保暖层在潮湿情况下的保暖能力和干燥速度是选择保暖层时一个重要的因素。

外衣(Outer layers)

外衣主要作用是防风、防雨和雪。但是同时要有一定透气能力以能把汗散发出去。野外活动一定要携带一件功能外衣。

2.1.2. 第二步:选择面料


2.1.2.1. 内衣

棉(Cotton)——棉布在干燥时是十分舒适的,但是它吸汗后传导不出去,湿湿地贴在身上,导致大量的热量散失。而且棉布干得很慢,也使人不舒服。所以在寒冷环境下,不要采用棉制内衣。

真丝(Silk)——真丝的导汗能力不错,穿在身上特别舒服而且轻巧,但是不如下面几种面料耐久。有些品种的真丝在清洗时需要特殊处理。

聚丙烯(Polypropylene)——最早的人造化纤材料,导汗能力很强。早期的产品有股怪味并且越洗越松散,新产品已经克服了这些缺点。

多种新型化纤面料——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性化纤面料问世,这些化纤面料共同的特点是导汗能力强,能快速地把汗散发出去,干燥较快,耐久性更好,穿着的舒适性也越来越好。这些化纤中比较好的品种有MTS、Coolmax、杜邦中空棉等。


2.1.2.2. 单衣

棉(Cotton)——棉面料是热天气野外活动的很好选择。它穿起来舒服,而且凉爽,特别热时你还可以把它浸湿来给自己降温。棉布是T-shirt和短裤等夏天用衣物的首选面料。

尼龙(Nylon)——轻,耐久,不吸水,尼龙也是户外活动用的短裤、长裤和T-shirt的不错选择。尼龙有不同类型,即可在寒冷时使用,又可在热天使用。大部分现代品种的尼龙都比较柔软,穿着舒适。

导汗材料(Wicking Materials)——有人就把导汗内衣当作单衣来穿,这也挺好的嘛,这些衣服即可以保持身体干燥,有一定保暖作用,有什么不好呢?

毛料(Wool)——很棒的天然保暖物,毛料对于普通或偏冷的天气都是适用的。毛料在潮湿的情况下保暖性依然很好,只是穿着有些扎的慌而且在背包里比较占地方。


2.1.2.3. 保温层

毛制品(Wool)——很棒的天然保暖物。毛料在潮湿的情况下保暖性依然很好,但是干的比较慢,容易沾上尘土,而且在背包里比较占地方。

抓绒(Fleece)——抓绒是指一类化纤面料,十分松软保暖。这一类化纤材料应用广泛,从厚度到类型都有很多变化。穿起来十分舒适,甚至湿了仍然很保暖,干的很快而且很轻(大约只有毛衣的一半)。抓绒产品有很多种,长衣、长裤、背心、帽子、手套等。传统的抓绒的防风性很差,但是新型产品往往增加了防风(wind-stop)夹层,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羽绒(Down)——天然的而且是目前最好的保暖材料。因表面含一层油脂且可聚集大量空气,质轻且保暖效果极佳,但一遇水就失去保暖性。羽绒制品的含绒量是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标,含绒量太低保暖性难以保证。而且不同羽绒品质有不同膨充体积。这个品质用”Fill Power”来衡量。Fill Power是指一盎斯羽绒在68。4克压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体积。F。P。越高品质越好,但也越贵。高品质羽绒的F。P。可达750—800+,但一般500—600也不少。


2.1.2.4. 外衣

外衣一般可分为3类(见下)。每类都有自己的一套特点,为人们提供不同水平的防水、防风和透气功能。要选择一件合适的外衣,先想清楚你活动的特点和环境情况,然后考虑下面列出的一些特征。

耐水/透气材料(Water-resistant/Breathable Fabrics)

优点:防风,有一定防水性,透气性优良而且比其他品种更便宜。

缺点:防水性不够好,不能在大雨里保持身体干燥。

典型用途:耐水/透气材料在干燥或温暖的情况下是很好的,这种环境下透气性十分重要而碰到恶劣天气的概率比较低。

防水/不透气材料(Waterproof/Non-Breathable Fabrics)

优点:完全防水,比防水/透气材料便宜

缺点:透气性差,这在天气热或活动量大时会让人很不舒服。为了把潮气散发出去,这类材料做的衣服都较肥大(象雨衣)以利于散热和排汗。

典型用途:因为不透气,大部分人都不喜欢长时间穿这类衣服。但是它们防水性很好而且确实便宜,可以放在包里做备用。

防水/透气材料(Waterproof/Breathable Fabrics)

优点:这种面料有较强防水能力,而且有较好的透气性,可以适应很广泛的天气环境。

缺点:即使是防水/透气面料,在剧烈活动时也会隔热、积水。防水透气性能和面料种类、出汗量、气温都有关系,而且这种面料很贵。

典型用途: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防水/透气面料做的衣服了。这种面料适应面很广,而且性能还在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提高。

2.1.3. 第三步:选择服装的设计

服装的选择并不只是面料的选择,衣服的样式设计,尤其是功能性外衣在样式设计上有很多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比选择样式时,请考虑以下几点:

合身:外衣要比较宽松,能够在穿上内层服装后不会紧绷。要考虑你最厚的着装需要,外衣要良好地遮蔽全身,上衣下摆要在指尖左右,功能性外衣衣袖一般较长,以举起双手不露出手腕为好。

方便:上衣最好选择全拉练的,更容易穿脱。裤子有的设计为两侧有从上到下全开的拉链,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你不用脱下鞋子,就能方便地穿脱裤子,在有些时候会特别方便。

特殊设计:


(1) 可调整收口:袖口、下摆、领口等可根据天气冷热自由放缩。


(2) 通风口:不论什么面料衣服,设计通风口都可以增强其透气性。在大些的衣服上效果更加明显。典型的通风口设计有:腋下纵开拉链,侧拉链,网罩等等。


(3) 衣兜:衣服兜越多,放东西越方便。衣兜要容易拿东西,容易开关,并且有兜盖防止进水。


(4) 帽子:外衣应该有帽子,帽子要防水。内藏式的帽子是很好的,你不用时可以把它卷起来藏到领子里。


(5) 防水盖层:所有的拉链、衣兜和能打开的东西上都应该有防水盖层,有的在拉链里面也有一层防止进水。


(6) 接缝压胶:面料上的针脚和接缝不做压胶处理是会漏水的。车缝都要有贴条(热封胶条),高档次的都要求贴条宽度达到20mm以上,双针车线位需要有三条(每条车线压一条,中间再加一条)。
2.2. 冲锋衣

探路者户外用品:丽雅女式套绒冲锋衣


2.2.1. 测试冲锋衣的防水防风布料

找冲锋衣接缝压胶处,在面料外弄成斗状,倒一些凉水,从里侧用干手捻动,手上不应有水,此为防水部分;另找一接缝压胶处,倒半杯开水,用面料里侧覆盖于杯口,再在面料正面压一块干的玻璃,一会儿取玻璃看表面应有一层细密的水珠(时间不宜太长以免水珠连成片),如果有接缝压胶般宽的地方无水珠,说明所压的胶非GORE-TEX专用胶。目前防水透气的面料比较多,防水容易解决,但透气一般达不到GORE的标准,当然只是接缝处不透气无关大局。


2.2.2. 辨别防水透气风衣的真伪

不管是什么品牌,使用这种高档面料的厂家都有相当的实力,所以做工和辅料都非常讲究,比如YKK的拉链等等,仔细检查就可分辨出来。建议购买有配套抓绒衣的冲锋衣,以其轻便保暖甚至可代替羽绒服,我们登山在七千米以下也很少穿羽绒服,一般用冲锋衣配一两件抓绒衣即可。另外冲锋衣裤应比日常大一号为宜。

分辨GORE-TEX面料比较容易,因为GORE-TEX只是面料厂家,自己不生产成品,所以多半是在成品上挂一个GORE-TEX的挂牌,在左边腰条或口袋边上有个小小的GORE-TEX织标,而内领后的主标还是真正的衣服牌子,当然同时也会有衣服牌子的挂卡,有时多达三个以上。其次,所有的FUNCTION WEAR都要求100%防水,所以所有的车缝都会有贴条(热封胶条),高档次的FUNCTION WEAR都要求贴条宽度达到20mm以上,双针车线位需要有三条(每条车线压一条,中间再加一条),买的时候翻出内里来看看就一清二楚了,胶条压得象拉稀一样有气泡到处漏白边的肯定是假货。第三,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车线的针距,GORE-TEX面料要求每英寸针距不多于10针(太密面料容易撕裂),不少于7针(太疏达不到效果),这是验货时很重要的标准。


2.2.3. 防水透气布料的种类

防水透气布料有两种:water-resistant和waterproof,前者又分纤维/布型(不防风但是透气性好)和透膜型(防风但透气性不好)两种;后者一般是透膜型,两层或三层,防风,两层的比三层的柔软,透气性也好,三层的就比较结实。

water-resistant或者叫highly water repellent的布料在有压力加诸于上时会有渗水的现象,比方说你穿着这样材料的裤子坐在湿的凳子上时。这种布料比较有名的牌子有:Toray Industries公司的H2OFF(纤维型),Azeculla,Toraydelfy(透膜型);W。L。Gore&Associates公司的:Activent(透膜型)以及Patagonia公司的H2Ho等。

完全防水透气布料(waterproof)的发展开始于70年代末期,现在的2代产品完全防水防风并且保持良好的透气性。但是使用这种布料做成的成衣并不一定完全防水,主要因为是在接缝或拉链部位的渗水,要确保成衣完全防水需要在所有的接缝处压胶(好的成衣使用防水压条),这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成本,也是为什么这样的衣服忒贵的原因之一。这种布料比较有名的牌子有:Toray Industries公司的Dermizax(可拉伸透膜),Entrant GII-XT; Burlington公司的Xalt;Malden Mills公司的Polartec系列;再有就是大家都熟悉的W。L Gore&Associates
公司的Gore-Tex。我知道还有一种叫Sympatex的也是非常有名的品牌,具体是那家的就不知道了。

需要强调的是使用防水透气材料本身并不一定保证穿着者的舒适。按照湿气传输的原理,透气性和舒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衣服里外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外面越干燥、越冷透气效果越好,外部的温度和湿度增加,湿气的传输也减慢、停止甚至会反过来给你里面传输湿气。

GORE-TEX的面料是好,但是国内目前鲜有达到GORE-TEX生产标准的厂家。有必要先解释一下GORE-TEX是怎样考验生产厂家的:GORE-TEX是面料厂家,同时卖贴车缝用的专用胶条和压胶条的机器(热封机),不是有钱就可以向GORE-TEX买面料的,他们要在生产厂家提出申请后派员考察该企业的生产状况和产品档次,为期一年,还要有相应的保证金(96年是2万美金),过关后GORE-TEX会向企业提供面料、胶条和免费的热封机(5到10台)以供生产。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只有东莞两家厂和南京一家厂有GORE-TEX授权,生产的都是德国名牌货,再返销(对了,BIG-PAK就是南京这家产的,别以为买了正宗德国货),市场上见到的GORE-TEX衣服多是台湾产。

GORE-TEX面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它第一个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而已,防水的标准是耐水压,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可以承受多少MM的水柱一小时不渗水,透气的标准是透湿度,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24小时可透过的水量;普通的GORE-TEX面料都可以做到防水2000mm,透气3000mm,而目前台湾厚生和韩国的一些厂家都可以做到,甚至有防水4000透气6000的面料,每码价格在4到7块美元之间,质量是绝对有,名气没有
GORE-TEX那么响而已。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GORE-TEX也好,其他面料也好,透气功能是通过面料内里
一层胶来实现的,绝大多数是白色,为得是让运动时身体出湿气通过这层胶透出面料去(以前的防水服装是PVC底,透不了气),但是,透湿气的条件是:面料外的湿度要比面料内的低!也就是说,如果衣服外的湿度比衣服内的湿度高,那湿气不但排不出去,还会反渗进衣服里面来!当然有面料外表的泼水(waterproof)处理,其程度相应会降低。

2.2.4. 冲锋衣的洗涤

最重要的是不要用洗衣机,否则在洗衣机的强大压力下防水层会和布基分离,冲锋衣往往是穿很长时间才洗一次,不介意用手洗一次。冲锋衣易脏的布基都是化纤材料,很容易去除污跡,用中性洗衣粉泡二十分钟左右,较脏的地方用软刷或海绵擦一擦即可干净,清洗后不用拧直接挂衣架凉干。这种方式并不复杂。

2.3. 鞋子

外出旅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鞋子。有穿凉鞋的,有穿布鞋的,有穿拖鞋的,有穿球鞋的,还有那些身着西服领带脚踏旅游鞋的大哥们。

对于那些踩着高跟鞋征服华山黄山的姐姐阿姨们,我们除了对其高超技艺感叹以外,难免觉得我们户外产品的落后。

我们小时候出去郊游,一般都是穿双白球鞋或是解放鞋什么的。后来大家逐渐开始穿上了旅游鞋和高档的运动鞋。这些鞋子用于一般的都市旅游,也可以接受,但它们并不适合户外远足。

在户外运动中,一双好的靴子是至关重要的。

当你背着大背包穿山涉水时,你的双脚会受到比平时大得多的压力。如果你需要爬坡或是跳跃的话,你的足踝会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否保证双脚不受伤?

一双好的靴子不仅能给予你舒适,还可以保障你旅途的顺利。
2.3.1. 按照旅程的性质穿着鞋子

如果你只是在都市旅游,一双旅游鞋就可以应付了如果你走路比较多的话,一双好的步行鞋(WalkingShoes)会让你的双脚轻松很多。

如果你有车子,去的地方地形不很复杂,你也不需要专业户外鞋。很多时候,我都会穿一双Clarks的便鞋。Clarks的鞋并不漂亮,但它的鞋穿起来很舒服。穿着它奔波一天之后双脚还是那么轻松,回家以后我经常觉得换拖鞋属于多余。

当然,如果你去比较地形复杂的环境,最好还是穿一双适合远足的靴子。

很多人一提买靴子就讲买登山靴。其实,绝大多数人是不需要登山靴的。登山靴英文是mountaineeringboots,那些是专业登山运动爱好者用的。这些鞋主要用途是爬雪山攀冰川,一般是塑料的,有的也加上Gore-Tex的夹层,保暖防水防滑,售价普遍在200-400美元左右。比较好的品牌有Asolo, Koflach, La Sportiva,Scarpa。

户外最常见的靴子是hiking boots,很多人把它误称为登山靴,实际上我们应叫它远足靴或健行靴。

远足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鞋帮(Upper),内底(Midsole),和外底/鞋底(Outsole)。

鞋帮由鞋面和内衬组成。鞋面一般是皮革,尼龙,或者皮革尼龙混合做的,而内衬一般由人造材料或软皮做成,有些鞋还加上一层软垫以提高保暖性和舒适性。

尽管人造材料越来越出色,鞋面还是全皮(Full GrainLeather)的最好。皮革不易变形,其防水透气以及保暖性综合起来比任何人造材料都好。

一双好靴子一般是由一整块皮做成的(脚后跟和鞋舌头处除外),这样的靴子穿一段时间以后还能保持比较好的形状。软皮(翻毛皮)的透气性能比全皮要好, 但它对足踝的保护要差一些。它的防水效果没有全皮好,而且上防水鞋蜡也不像全皮那么方便。

人造材料和软皮效果差不多,优点缺点也相似。

为了能使靴子更好的防水防尘,很多鞋的设计者们把鞋舌头和鞋帮缝在了一起。有些厂家还在鞋面和内衬之间的夹层里用了诸如Gore-Tex的防水面料。对了,这几年商家狂炒Gore-Tex,但很多人不知何为Gore-Tex。

实际上Gore-Tex为美国W.L.Gore & Associates发明的一种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它实际上是一种薄膜。Gore-Tex每平方英寸有几十亿个小孔。因为它的小孔比水分子小而比气体大,所以理论上讲,注意,是理论上,可以防水透气。(我个人对Gore-Tex的感觉是防水不错,透气差些)。另外,Gore-Tex的鞋如果不小心从鞋帮灌进去水了,干的很慢。它既能防止水进来,也能防止水出去。

不管是Gore-Tex的冲锋衣裤还是有Gore-Tex夹层的靴子,用一段时间以后最好用厂家推荐的防水材料再处理一遍。衣服可以用Gore出的Revivex, 鞋可以用Nikwax出的防水鞋蜡。注意,一般Gore-Tex是和其它尼龙材料合在一起用的(如冲锋衣的尼龙面料),它本身的结实承度不能说是不堪一击但也差不多。

当那些满嘴跑马的黑心商人告诉你他的靴子的面料是用”锅儿泰克丝”做的,他多半儿没见过Gore-Tex,您趁早儿走人,去别家买吧。

内底(Midsole), 直接翻应叫中底,但英文的内底(Insole)实际上是鞋垫儿,所以我就把Midsole翻为内底了。鞋垫的学问吗主要在于舒适感。

各个厂家在鞋垫上做很多文章,什么保护脚弓啊,随你脚形改变啊,防滑放震之类的。如果你注重这个,拿几种不同款式的,把鞋垫掏出来比比看看就行了。

您挑的时候看看做工结实不结实,穿着舒服不舒服最重要。内底给你的双脚提供一些保护措施,可防止脚瘀伤或撞击到岩石或树根。路途越是崎岖,对鞋底硬度的要求就越高。好的户外鞋不光有好的外底,内底也都很硬,为你提供双层保护。

内底有经过强化处理的塑料或金属板来支撑足底,这样的鞋底相当结实。

外底(Outsole)的材料各式各样,最好的大概是Vibram。外底就像汽车轮胎,它和地面直接接触,所以厚实耐磨,防滑防震是最重要的了。

很多鞋底的纹路做的很花,但还是比较简单实用的Vibram底最好。


2.3.2. 远足靴的选择

远足靴分三类,轻量级(Light Weight),中量级(Mid Weight),和重量级(Heavy Weight)。

轻量级的靴子不仅是指它重量上的轻,而且也意味着它的用途是一般性的远足。这些鞋有些像运动鞋,一般是用Cordura之类的面料和少量软皮做的。尽量不要选择低帮鞋,它不能为你的足踝提供保护。

如果你要背一些东西,腿累了以后极容易把脚腕扭伤。内底一般是由EVA(ethyl vinyl acetate)做的,可以为足部提供一定的保护。 它们很轻,不需要什么磨合期就能穿着去野外。

如果你从事的仅是单日远足(Day Hike), 而且不需要背多少装备,轻量级的靴子是很好的选择。

当你需要背个大背包时,你至少需要一双中量级的靴子了。中量级的靴子现在最流行,关键在于它的多面性。它不像重量级的靴子那样重,却能满足大部分户外运动的要求。

这些靴子有的是用全皮做的,有的则用软皮和尼龙混合做的。它的内底比轻量级的更坚硬结实,而且它为足踝能提供很好的保护。比较好的靴子会采用Vibram或类似的外底。

一般这些鞋的重量为2-3斤左右,适合大多数的远足活动。这种靴子一般需要穿1-2个星期走上几十公里才能磨合,所以外出远足以前最好先把它穿顺脚了。

如果你背很多很重的器材,或者你需要参加长距离的探险活动,或者你去远足的地方碎石很多,你就需要一双重量级的靴子了。

重量级的靴子一般采用最厚的牛皮,鞋帮为足踝提供出色的保护。内底一般采用钢板一类的支撑保护,外底则采用更为厚实的Vibram。

重量级的靴子,普遍都在3-5斤之间。这些靴子比较硬,需要3-6个星期的磨合期。如果不在出门之前把它驯服,你的双脚会受很多折磨。


2.3.3. 远足鞋的品牌

比较好的远足鞋厂家包括Vasque, La Sportiva,Asolo, Salomon, Merrell等。这些厂家声誉不错,但肯定不是款款都好。注意,选哪一款鞋之前最好做一定调查。

现在网上查资料很方便,尤其是一些消费者写的评论更值得注意。我在购买器材之前,就经常去一些网站查看资料。因为鞋这个东西属于个性很强的东西,每个人穿起来感觉都不一样。即使是最好的鞋,别人把好话说尽,也会有人对它恨之入骨。如果对哪一款东西感兴趣,我会多注意一些反应比较坏的评论,尤其是那种对某器材的缺点比较客观的分析。

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两个网站:

Views from the Top-Gear Reviews

OutdoorReviews.com


2.3.4. 如何挑鞋试鞋

了解了远足鞋的构造和类别之后,你可以根据你的用途开始选鞋了。器材店里(好的鞋
店也有)可以看到鞋的解剖体。厂家用的什么内衬、Gore-Tex、内底、外底,全都一目了然。
做工方面,同档次的鞋也差不多。其实什么品牌和材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鞋一定要合
脚。

买的时候注意一定要穿双厚袜子,也许你的靴子比你平时穿的鞋要大半号一号的。可能
的话,最好再背个背包感受一下。美国这边户外产品店里普遍设有一个斜坡,你可以体验爬
坡和下坡,这样的话,你会对足踝受多大压力的有更清楚的感受。

鞋不能太紧,尤其是脚趾区(Toebox), 否则你背一天包下来,脚趾可能会淤血。也不
能太松,否则你的脚会打滑,累了的时候还可能抽筋。

挑鞋时一定要多试,不能将就着,要不然外出时自己受苦。很多人都要试多种款式不同
号码以后才能找到自己心爱的靴子。


2.4. 袜子

一般来说,羊毛袜子是比较好的选择。为什么不选棉的呢?主要原因是因为棉受潮以后
干的很慢。在寒冷地带,走路很多脚照样出汗,等你停下来时,潮湿的棉袜保暖性很差,会
冻伤脚。

户外的羊毛袜一般含80%左右的毛,还加有20%的尼龙增强伸缩性。这种混织的袜子
比纯毛的袜子更结实耐用。羊毛的保暖性能出色,即使湿了以后,它仍有较好的保暖性。

如果你出汗比较多,最好在羊毛袜里面再套一层比较薄的内衬(Liner)。如果买的到,可
以买CoolMax面料做的内衬。CoolMax是一种polyester, 是杜邦公司的专利产品。这东西
排汗效果很好, 配上羊毛袜子,再加上一双合脚的远足靴,你就可以放心的上路了。

3. 背包

登山、野营、出外郊游,最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背包。好的背包除了让人精神焕发、神
采奕奕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携带很多东西、解放双手、保持身体平衡,使得行程更加安全
舒适。然而如何在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背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头脑中建立一些关于背包的概念,能让你安全舒适地走上旅程。




探路者户外用品:据比60升背囊


3.1. 背包面料--不只是”面子”

目前背包常用的质料为”尼龙”及”Cordura”两种。帆布虽然较耐磨,但因容易受潮、
湿了不易干燥且质量较重,所以已经很少使用。尼龙布质量较轻,不会吸湿、发霉,干燥快,
强度也不错;缺点是不耐磨且怕火。Cordura布也是一种合成尼龙布,但它在耐磨及强度上
的表现比尼龙更好,同样也不会吸湿、发霉及沾黏雪花而且快干,但比尼龙稍重。


3.2. 容量--不只是能带多少东西

容量是选购背包的重要因素:容量大小不够用,把物品挂在外面既累赘又容易丢失;而
容量太大则打包时背包不易扎实,行动时包内装备会因移动而影响平衡。所以,选择背包容
量首先要建立个人的装备列表。

在登山过程中的某些装备如雨衣、保暖衣物及睡袋等是不随时间消减的物品,其大小重
量都比较稳定。然而粮食与燃料则属于消耗品,随活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物品的数量
对背包容量的影响非常大。现在有些背包采用”弹性容量”设计,即使在活动数天之后背包




依然能打得结结实实,也使得这种背包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活动领域。一般而言,中小型背包
并不需要此项设计,而且也没有人这样设计,如果要改变其容量大小可以由加装侧袋或通过
压缩侧带来调整。


3.3. 背负系统--背包的骨骼

买包时不能光看容量和号码,还要看你该用多大的背负系统(suspension system)。

选包之前你最好请家人朋友帮你用尺子(最好用裁缝用的软皮尺)量一下你的torso
length(躯干长度)。这个躯干长度指的是从你的第七块脊椎骨(就是你脖子和肩膀交接处最突
出的那块骨头)到和你胯骨平行的那块儿脊椎骨之间的距离。这个躯干长度和你的内架需要
相符,千万不要以为你1米8的个就该背个大号的包,有的人身子长腿短,有的人身子短腿
长。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躯干长度小于45公分,你应该买一个小号的包。如果你的躯干长
度在45-52厘米之间,你应该选一个中号的包。如果你的躯干长度在52厘米以上,你应该
挑一个大号的包。

好的厂家提供特大(56厘米以上)或特小号(40厘米以下)的包,而且还可以量身定做。各
大厂家的包大小不一,而且即使是同一厂家不同系列的包尺寸也不一样。你最好能问清楚,
或者找一些资料,实在不行就量一下内架的长度。

背包背负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背包的重量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重量合理分配到身体
的各个部位,避免重量集中在肩部。另外它还提供背负重心调整,以增加行动时的平衡和安
全。中、大型背包通常以背架为中心构成背负系统,背架又可分为外架式和内架式两种。


3.3.1. 外架式背包

外架式背包是将背袋固定在一个坚硬的框架(铝合金最常见)上,有拉紧的尼龙肩背带
及臀部固定带。这种背包重心偏高,约在肩部或肩部以上。高重心设计虽然对于需要高度平
衡的场合不适合,但在平坦的路上背负感觉会比较舒服一些。这种背包还易于物品的装填取
用,且能够使重量由肩部及臀部共同承担。由于外架式背包是用架子背负,所以背部通风性
良好。
框架在某些情况下会变得很不方便:例如钻行于密林、竹丛时,背包容易被勾住卡住;
在攀登或滑雪时易突然重心移位失去平衡。总之,外架式背包比较适于长途走平坦路途的时
候。



3.3.2. 内架式背包

内架式背包重心稍低,大约可以调整在肩部和臀部之间。适用于需要保持平衡的攀登场
合,可防止背包在肩膀高度晃动。


3.3.3. 背包的肩带、腰带和胸带

背负系统除了上面提到的背架以外,还有肩带(Shoulder Belt),腰带(Hip Belt),和胸带
(ChestBelt)。

好的厂家和经销商可以根据你的体形更换肩带和腰带。另外,因为男女体形不同,好的
厂家专门为女生设计了一些款式的背包。这些包的背负系统是根据女性的身体特点特别制作
的。

各厂家的尺寸不一样,一般来讲,腰带的尺寸如下:

如果你的腰围(绕胯骨一周)为68厘米以下,选特小号。

如果你的腰围为68-78厘米,选小号。

如果你的腰围为78-92厘米,选中号。

如果你的腰围为92-106厘米,选大号。

如果你的腰围为106厘米以上,选特大号。

至于肩带嘛,调节好了和你的肩胛骨之间不会有什么空隙(驼背的人例外)。好的包可以
自己任意调节在肩膀上的重量分配,你可以根据体力以及环境随时调整。

肩带的调整范围必须和背部的长度相符合,才能使重心落在理想的位置;臀带必须能扎
在胯骨上。背起背包时还应能从后面看到臀部及双腿,身材较娇小的女性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不要背起背包时从后只能看到背包及小腿,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危险的。

购买背包之前,应先将所有调整带松开再加上重量,因为若无重量就无法知道背包背起
来的感觉、背负调整范围是否合适,背上背包后应检查内藏铝条弧度和背部曲线是否吻合,
如果不合则检查铝条是否可弯曲;若可弯曲则使用一段时间后铝条自然会弯成与背部相合的
曲线。肩背带和背包连接处须低于肩膀5-8公分,而且肩背带和背包间的空隙要小。胸带
则可调整肩背带在胸前开合的宽度,并使肩背带能在肩膀上较舒服的位置,且能防止背包晃
动。善于运用这些调整带和装填技巧,可以把重量调整到肩部和臀部之间,使不同的肌肉部
位都能分担重量。

当把背包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后,应检查头部的视线如何?是否能抬头望而不会碰到背
包顶部?戴上头盔时是否仍可仰望到天空?背包和背部接触部分是否舒适透气?还应该特
别注意肩背带、臀带的垫子宽度和品质。

总之,好的背负系统调节合适了,可以把大部分重量(60%以上)转移到胯部和臀部,那
样你的肩膀会轻松很多,活动起来也更灵活。到时候你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享受大自然。

3.4. 背包选购--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当你选择背包的时候,你需要考虑几个问题了。你需要哪种类型的背包哪?你需要多么
大的背包?你需要哪些功能?你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

总的来说,市场上有软式的日背包(Daypack), 外架包(External Framed Pack),和内架
包(Internal Framed Pack)。 买那个类型的包主要是看你平时热衷于什么样的运动。

一般来说,如果你只是参加一般的都市旅游,单日远足,或是单日的郊区攀登活动,不
用帐篷睡袋炉子什么的,买一个日背包就够用了。这种包的容量从10升-40升不等,各种
品牌的差距不大。这些包和学生用的双肩背差不多,功能多的包也带个腰带。选购的时候要
注意看肩带的做工,拉链最好是粗齿式的YKK。

外架包曾经一统户外大背包的天下。这种包外面有一个H形的金属架,外面可以挂摄
影箱,炉子之类的器械。外架包价格不是很贵,而且填装背包也比较方便。如果你经常去的
地方比较平坦开阔,大背包可以选择外架包。外架包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外架包
不如内架包背起来舒服。它的背负系统主要是靠厚实的肩带,路线复杂时背包者比较难掌握
平衡。如果你需要参加穿越树林山洞小溪的远足,滑雪,攀登,最好不要带外架包。另外,
背外架包坐公共交通很不方便。你不可能背一大堆器材像大螃蟹似的和人家挤公共汽车吧,
长途汽车火车行李架没有那么大,飞机托运也麻烦,就算你坐出租车,都不一定能装到后背
箱里。

内架包现在基本上垄断了大背包的市场,众多厂家也都在这个领域各展身手。虽然内架
包最开始是为登山者,滑雪者,已及高难度远足者设计的,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所以很多人买大背包时都选择内架包。内架包也有一个架子,只不过架子被放在了包内侧。
架子一般是铝合金,光纤玻璃,或是碳纤维的,这个架子可以贴着背包者的身体。好的背包
还可以根据你的体形而调整架子,从而使背包更贴身。挑选一个内架包,一定要挑一个贴身
的,只有贴身才能把重量合理分配。

一个真正的好包,不是背着的,而是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的。

首先,你要决定买多大的包。内架包的容量一般从40-120升不等,对于一般的旅行者,
一个65-75升的包是可以胜任绝大多数的长途旅行的。如果你需要在野外长期露营,如果你
属于那种户外运动的死硬分子,或者你出门时经常像搬家似的,你可能需要个120升的,呵
呵。说实在的,一般人不会需要超过100升的包。而且,理论上讲,每个人背的重量最多只
应该是自己体重的三分之一。装太多东西,到时候背的时候只有自己才知道有多苦。所以,
pack lightly, 悠着点儿好。

无论如何,买包时最好把你的常用器材带到商店里去试。一定要挑剔,不合适不舒服千
万不能凑合。卖包的商人更关心他能赚多少钱,但对你来说,这不仅是几百块钱那么简单的
事儿。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是否有双层底布的设计?此特点可以大大延长背包的寿命。

是否有拖吊环、挂冰斧环?多日的长途跋涉及行走时,背包是否有弹性容量的设计?

是否有压缩侧带之设计?当装备减少时它可束紧背包减少背包容量,以防止行动时背包

内装备移位晃动影响行进平衡。

是否有方便携带冰爪、雪橇、雪鞋、登山杖的设计?

是否有可拆装侧袋?此特点可使背包容量弹性加大。

背包是否有胸带设计?在困难及恶劣地形它可以防止背包移动。

如果背包是用于攀登或密林中,则应选择外形平滑的背包,以免被树枝或岩石缠绊。
背包布料材质应坚固、耐磨,比较能符合野外活动的需求。

背包的拉链是否会直接受力?如会直接受力那它的受力限制如何?如果拉链出现故障
背包是否还能用?


3.4.1. 背包的材料和功能

一般好的包选择像500D Cordura这种既结实又能防一点儿水的材料。一定选超强度材
料的包底。这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之一,最好用1000D Cordura的面料。 要大号的YKK拉
链。虽然这些东西增加了重量,但还是结实点儿好。

背负系统一定要有好的填充材料,要结实。太软了等你背多东西时就惨了。内架和你身
体之间的填充材料可以稍软点,最好是那种网眼的,可以吸汗。

包内侧最好有那种可以伸长的”领子” (StormCollar)。当你不需要带很多东西时,你
的包看起来很小。比如95升的包吧,也许看起来像个70升左右的。

可拆卸的背包盖。当你建立营地以后,别的东西可以放在车上或营地里,把背包盖一摘,
把必需品放在里面,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小背包。 一般的包有个装睡袋的口袋,你如果不需
要睡袋也可以装点别的。

有的包不但可以从顶端填装,前兜(Front Pocket)里面和包本身相通。 如果装好包以后
需要从包下面拿东西,可以从前兜拉开拉链去拿,省得从顶端一件一件去翻。

另外,装水瓶的口袋也很有用。最好能有捆绑东西的功能。至于能否携带冰镐、三脚架
根据个人需要,一般人用不上。饮水系统、Hydration System之类的则要看个人习惯和爱好
了。

3.4.2. 背包品牌

当你确定你所需要的容量以后,你要选择几种品牌样式,一一试背,然后再确定。如果
你可以从朋友那里借几个背包,分别试用几次最好。

在美国市场上口碑很好的有Dana Design, Gregory,Arc'Teryx,Osprey。另外,Lowe
Alpine,Kelty和The North Face也还可以。

欧洲的品牌在美国卖的很少,主要是市场推销的原因。国内的朋友都很推崇德国的Big
Pack,VauDe。其实品牌并不重要,但我们很多人挑选商品时免不了要走进这个误区。如果
背负系统合适而且做工好,档次和价钱都不重要。

3.4.3. 背包的选购要点

▲ 功能设计。采用何种背负系统、为何种运动及强度而设计的。(各个品牌有自己的背
负系统,有适合极限登山和长途跋涉用背包,还有普通徒步和旅游用的背包)

▲ 背包尺寸。背包骨架必须高于肩膀2~4寸,上袋不得超过肩膀5或6寸,否则重选
一个背包。背负时腰带的中心点要处于坐骨中央,腰部垫片尾端彼此不要靠太近且无垫片的
部份不可摩擦肚子,不要选太紧的腰带。调整肩带固定点,肩带的曲线须贴紧背负者的背部,
肩带约低于肩膀顶部2~3寸,且双手抓紧肩带尾端,拳头须低于腋下。头部不能撞击到背
包顶盖,不能阻碍带头盔。胸带必须能帮助背负者能渡过困难地形。

▲ 细节设计。背包底部是否双层,如此可增加背包的耐用度。背包顶部的延伸袋必须
可再向上延伸,同时延伸袋须能密封。背包外侧的紧缩带须能紧缩背包体积,防止摇晃。背
包侧袋须方便拆装。背包须有牵引环与冰斧环提供携带冰爪、雪鞋……等其它物品。背包的
耐用度是否合自己需要。万一拉链故障是否可继续使用。

▲ 缝合强度。包括肩带腰带和包体的缝合,包盖和包体的缝合、提环和包体的缝合、
面料之间的缝合、外挂带和包体的缝合等。(关键部位的缝合线一般是多道,多重保险)

▲ 配件质量。配件包括腰扣、所有拉链、肩带和胸带扣件、包盖和包体扣件、外挂带
扣件等。(扣件是反复使用的部件,要耐疲劳,低温下不脆不裂,结实可靠)

▲ 面料选择。包括耐磨程度、防水科技程度、面料轻重程度、防撕程度、柔软程度及
防UV程度等。(防撕布料多为网格形;一般的背包不具有防水功能,需要配防雨罩;耐磨
的材料多用在背包底部,接触地面和山石最多的地方)


3.5. 背包装填--大有讲究

咱们讲了半天怎么买包,其实最重要的是背包的填装。内架包如果填装不合适,背起来
很不舒服,受累不说,没准您还得闪了腰。我的经验也不足,所以最好请有经验的户外爱好
者帮你设计一下。一般来讲,背内架包需要身体向前微倾。这也是内架包的缺点,毕竟时间
长了身体会很累。然而,好的填装方式可以解决或者减轻这个问题。一般重的东西应该放在
靠近顶端并贴紧背部,比如炉子,灯具。重心高了你就可以挺直腰。相机和镜头如果能放在
一个小的摄影包里也可以放在顶端。如果到了景区你就可以取出来用。你把睡袋和不需换穿
的衣服放在最下面,其它不用的东西最好也放下面。需要经常取用的东西则放在侧兜,如雨
衣、地图、指南针之类的。

内架包如果填装不合适,背起来很不舒服,受累不说,没准您还得闪了腰。

一般来讲,背内架包需要身体向前微倾。这也是内架包的缺点,毕竟时间长了身体会很
累。然而,好的填装方式可以解决或者减轻这个问题。

重的东西应该放在靠近顶端并贴紧背部,比如炉子,灯具。重心高了你就可以挺直腰。
相机和镜头如果能放在一个小的摄影包里也可以放在顶端。如果到了景区你就可以取出来
用。

你把睡袋和不需换穿的衣服放在最下面,其它不用的东西最好也放下面。需要经常取用


的东西则放在侧兜,如防雨的冲锋衣,地图,指南针之类的。

重的,密度大的东西要放在离身体近的地方。重量离身体越远,躯干肌肉越要用更多的
力量平衡那些东西往后拽躯干的力矩。背包的重量分布是紧次背包总重的因素,这点很重要。
实际这也是为什么背包要尽量合身。

另外重东西在上部是省力,但在需要灵活性的场合(在没路的地方困难攀登和滑雪)重
东西放在下边靠进身体重心更稳定,背包跟随性更好。

长时间背负重量转移到胯部一般说来在80%-85%以上。肩带应该通过肩带与背包上方
的连接带悬在肩膀上方一寸左右,肩带与身体接触是在肩膀前方和胸前,背包不是用肩膀背
的。

背内架包前倾问题是讨厌,在灵活性要求不高时我在肩带上挂些东西在胸前。你要是喜
欢摄影就把所有家当挂在那,重量前后比较平衡了,而且照相也方便多了。地图罗盘和零食
也可挂在那,注意前包的重量是在肩带上,因为肩带是悬空的,所以前包重量和主包一样是
由胯部承担的。



背包装填不良会影响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适性,或造成重心偏移和背包损坏。因此,装填
背包时除了先将各种物品依用途分类外,还要注意两点:

第一是左右平衡重心稳固;第二是存取方便。

以下是装填原则:

1、质量较重的物品放在中上部且尽量靠近背部,可使重心紧靠背部以免有被后拉的感
觉。体积大、质量轻的物品可以放在最底下,这样不影响重心;另外由于重物压在上面,所
以使用一段时后背包会较为密实。

2、坚硬物品不要放在贴背的部位,否则如为内架背包时则会直接顶到背部而很不舒服,
甚至跌倒时会伤到背部;如为外架背包时则因坚硬的物品与背架仅隔一层背包布,则很容易
把背包布磨破。

3、背包左右放置的物品重量应该相仿,以免重心偏向一边。雨衣、饮水及当日使用的
东西应该放在最上面或最容易取得的地方。

4、有使用物品分类袋的观念:将同类物品或同时使用的物品放在同一袋中以方便取用,
零散的小东西更该如此。

5、养成定点放置的习惯:不但整理背包较快,而且即使摸黑也能在背包中摸出想要的
东西。

6、尝试改变装填方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背包外吊挂,因为这不但会影响行动安全而
且也不美观。


3.6. 背包上肩、下肩--招势有讲究

背包上肩与下肩是使用大背包的基本动作。

较常用的上肩方式有:双脚站弓箭步,双手提住肩背带将背包提到前脚的大腿上,一支
手先穿入肩背带上肩以单肩撑住背包,随后另一支手亦快速穿入另一边的肩带完成背包上肩
的动作。

另一种常用的上肩方式为:将背包拖到较高的地方,人只要稍为蹲下便可将双手同时穿
入肩背带,站起后即完成上肩动作。

完成上肩动作后不要着急前进,应对背包的各种调整带作适度调整,以最舒适的背负状
况前进。

背包下肩则属反向动作,放下背包时应轻轻放下,重摔很容易损坏背包。

第二种上肩方式不但省力,而且可以作为不放下背包的短时休息,我们在半路休息时常
会将大背包靠在路边较高的地方。以方便上下背包或不放下。

4. 罗盘(指北针)

登山或徒步活动中,罗盘(指北针)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非常有用的装备。在陌生的环
境中,需要按照地图,对照附近的环境,再结合罗盘的测得的方向和数据,确定前进的方向。

4.1. 普通户外罗盘

4.1.1. 结构

罗盘外部结构如图1所示。



4.1.2. 操作要点

将罗盘水平放置,以便使刻度盘能自由转动,且磁针平整排列指向北方。金属性和磁性

物体可能妨碍测量的精确度,因此,绝不可以将罗盘放在如:金属类扶手或手机电池等元件
旁边。


4.1.2.1. 用一幅地图徒步旅行

用地图确定北方。

除非特别标明,地图上的北方通常是在顶端,为了确定你要旅行的方向,你必须得将地
图的北方指向实际的北方。

转动并调整方位表盘,使表盘上的长黄线和瞄准线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图2)。将罗盘
放在地图上,并转动地图,使得地图的经度线与罗盘上的指北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罗盘的
北方与地图上的北方吻合后,地图就被定位了,即地图上与地面的方向保持了一致(图3)。

4.1.2.2. 读出旅行方位

在地图上找出你当前的位置,在你的当前位置和你的目标地之间划一条直线。把罗盘放
在这条直线上,使瞄准线和这条直线吻合(图4)。从长黄线上的窥镜中读到的数字,即为
你必须徒步走的方位度(图5)。

在旅游中,只需确认黄线只是的方向和你实际走的方向是否一致。

4.1.2.3. 判定你所在的位置

调整方位表盘,使长黄线和瞄准线在一条直线上。将地图北方与实地的方位统一,瞄准
一个地图上也有显示的目标,从窥镜中读出度数。然后再将罗盘放在地图上保持水平,将瞄
准线指向地图上的目标,转动罗盘,使得窥镜中显示的度数与刚才的度数相吻合。在地图上
划一条直线,与长黄线所在的直线重合。

找到第二个参照物,重复这种做法,你的位置就在两条直线的交叉点处(图6)。你还
可以使用第三个参照物,这样可以更精确的判断你的位置。

4.1.2.4. 在一个地方走近某个目标

调整方位表盘,使得表盘上的长黄线和瞄准线在一条直线上。转动罗盘,使得窥镜中显
示出你目标的方位角。

在旅行中,你只需朝着长黄线所指示的方向前行,就能到达你所要去的目标位置。例如:
通过森林、峡谷、山谷等。


4.1.3. 注意事项

无论如何,地图是必备的随身物品。

下面我们来看看罗盘使用中的常见失误:


1、 瞄准时,持罗盘的棱角或某一边缘部位;


2、 附近放置含铁类的金属、电子元件、半导体及发射物;


3、 逆向或颠倒了磁针的极性;


4、 因持握方式不对,读出错误数据;


5、 来自磁性的干扰(例如:磁暴、风暴等导致磁针反应缓慢或磁针晃动等不正常
现象)。

4.2. 军用六五式罗盘


4.2.1. 用途

65式罗盘仪是测定方位、距离、水平、坡度(俯仰角度)、高度、行军时间速度及测绘
简单地图的一种简易测量器材,为便于夜间使用,在其各相应部位上涂有夜光粉。


4.2.2. 结构介绍


仪器主要由罗盘、里程计两部分构成,如(附图1)。

罗盘部分有提环(1),度盘座(2),在度盘座上划有两种刻线,外圈为360度分划制,
每刻线为1度。内圈为6000(密位)分划制,圆周共刻300刻线,每刻线线值为20(密位)。
内有磁针(3),测角器(4),俯仰角度的分划单位为度,每刻线为2.5度,可测量俯仰角度
±60度。

里程计部分主要由里程分划表,速度时间表(8),测轮(9),齿轮,指针等组成。里程
分划有1:50000,1:100000两种比例尺刻度值。1:100000比例尺每刻线相应代表1公里,
1:50000每刻线相应代表0。5公里,可与具有相应比例或成倍比例的地图配合使用。速度
时间表分划:外侧表盘上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内侧表盘上有10、14、
16、18、20、22、24、30公里/小时(以v代表),共十五种速度。时间刻度中每一刻线相应
代表五分钟(V25为10分钟)。

仪器侧面有测绘尺,两端为距离估定器。估定器两尖端长12.3毫米,照准与准星间长
为123毫米,即为尖端长的10倍。

4.2.3. 使用方法


4.2.3.1. 测定方位


4.2.3.1.1. 测定现地东南西北方向

(1)打开罗盘仪!使方位指标“△”对准“0”;

(2)转动罗盘仪,待磁针指北端对准“0”后,此时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方位玻璃
上就可直接读出现地东、南、西、北方向。


4.2.3.1.2. 标定把图万位

标定地图方位,就是利用罗盘使地图上的方位和现地方位一致。

(1)打开仪器,调整度盘座,使方位指标“△”对准“0”;

(2)以测绘尺与地图上的真子午线相切;

(3)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指向本地区的磁偏角之数值上,则地图上的方位和现地方
位完全一致。


4.2.3.1.3. 测定磁方位角

A、测定图上目标的磁方位角

(1)用指北针精确标定地图,并保持地图不动;

(2)将测绘尺与所在点和目标点的连线相切,调整度盘座,使指标“△”对准“0”刻
划线;

(3)待磁针静止后,其北端所指度盘座上的刻度即为所在点至目标点的磁方位角数值。

B、测定现地目标的磁方位角

(1)打开仪器,使方位指标“△”对准“0”,并使反光镜与度盘座略成45°;

(2)用大拇指穿入提环,平持仪器,由照准经准星向被测地目标瞄准;

(3)从反光镜中注视磁针北端所对准度盘座上的分划,即为现地目标的磁方位角数值。
4.2.3.2. 测量距离
4.2.3.2.1. 用测绘尺直接量算图上距离

4.2.3.2.2. 用里程计量读图上距离
(1〉先将红色指针归“0”;
(2)平持仪器,把里程计测轮轻放在起点上,沿所量取的路线向前滚动至终点;
(3)根据指针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线,即可直接读出相应的实地距离。例如在1:50000
地图上由甲点量至乙点,仪器表盘上l;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个刻线,则甲乙两点间的实
地距离为7公里。者在l:100000地图上量得14个刻线,则甲乙两点间的距离为14公里。
另外,与有相应比例的(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l500000∶)的地图也
可经换算量读之。
4.2.3.2.3. 用距离估定器概略测定现地目标的距离

仪器上距离估定器两尖端的间隔为照准与准星间距离的l/10,利用相似三角形关系,
就可测定现地目标的距离。

(l)已知两目标(物体)与所在点距离,求此两目标(物体)之间的间隔,可用下列
公式:

两目标之间的间隔=两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1/10
打开仪器,用眼紧靠照准,瞄准目标,如两目标(物体)恰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夹
住(如附图2),又已知两目标点与所在点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则两目标点间的间隔为100x1/10=10米,其余可按此方法计算。

此外,前方两目标(物体〉间的间隔不一定恰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夹住,而小子或
大于其间隔时,可采用下列公式:

两目标点间的间隔=两目标与所在点间的距离x1/10 x两目标所占两尖端间隔的倍数。

例:已知两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为100米,测得两目标间的间隔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
间隔的7/10,则两目标间的间隔为100×1/10×7/10=7米。 同样,若两目标间的间隔为
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隔的1.5倍,则两目标间的间隔为100x1/10x1.5=15米。

(2)已知物体的宽度或两目标之间的间隔,求目标与所在点间的距离,可用下列公式
计算:

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已知目标的间隔×10

例:已知前方丙目标间的间隔为12米,正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照准,则目标点与
站立点间的距离为12×10=120米。

此外,已知目标的间隔,但在瞄准时,小于或大于距离估定器两尖端的间隔,可用下列
公式:

目标与所在地点的距离=(目标的实际间隔x10)/目标占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的间隔的
倍数

注:用距离估定器测定现地目标距离的方法是简便的,但精度不高。

4.2.3.3. 行军时间及速度计算

用仪器上的速度时间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时,可测定行军所需要的时间或在规定时间内
的行军速度,其方法如下:
4.2.3.3.1. 行军时间计算

打开仪器,使里程表指针归零(表盘红线上)。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速度时
间表便按照l: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外
侧表,顺时针读数)及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时(内侧表,逆时针读
数)速度行军各所需时间,若为在l50000∶比例尺地图上所量得里程,则用手指轻按测轮,
使里程减半,指针所指示的速度和时间即为所求。

例如:在1:50000比例图上量得距离为40公里,若按v20 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时
间。首先将指针拨至1: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处,在v20圈内指针所指即为所求。若规定
的速度为表上没有显示之速度,则找出有倍率关系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时间。如每小时行
军速度为5公里,量得里程为30公里,求时间,便可读:v10为3小时,由于v10是v5的
2倍即将得数乘2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60公里处读v10得6小时,再如v6时,可读v18,
将得数乘3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90公里处读v18得5小时,余类推。

(注意:以上计算均未包括行军休息,调整及道路量取时的坡度和弯曲系数等,在组织
行军时,应在表上加入有关数据。)


4.2.3.3.2. 行军速度计算

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根据要求到达的时限,便可依速度时间计算表选择规定
时限内的适当速度(注意:若为1:50000比例尺的里程应将规定时限加倍进行选择)作为
行军速度。

(注意:在求行军速度时,同时相应加入有关行军数据再进行计算。)


4.2.3.4. 测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

打开仪器,使反光镜与度盘座略成45度,侧持仪器,沿照准、准星向斜面边瞄准,并
使瞄准线与斜面平行,让测角器自由摆动,从反光镜中注视测角器中央刻线所指示俯仰角度
表上的刻度分划,即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


4.2.3.5. 测量目标概略高度

已知目标(物体)与所在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先测定目标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见附
表1),即可得知目标的高度,其方法如下:

1、曲地图上或用距离估定器求得所在点与欲测目标(如山顶、烟囱、塔尖等)的水平
距离;

2、测持仪器,沿照准、准星的目标顶端瞄准,让测角器自由摆动至停止,看清测角器
刻线所指示的俯仰角度值;

3、查看高度表(附表1)或用密位公式计算即可得知高度。
例:已知测点至被测物水平距离为100米,用仪器测得俯仰角度为30°,然后查高度表,
在100米横格对准30°竖格,查得被测物高度为57.74米。


4.2.4.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l、放置仪器不要靠近铁磁性物质,以免损耗磁性。

2、不可用测绘尺敲打物体,以免影晌测量精度。

3、反光镜勿扭弯,以免影响瞄准和看读分划,表面要保持光洁,不要用脏布、手去揩
擦。

4、仪器不用时应关闭,放人盒中,注意不要碰撞。
老谢 发表于 2010-10-8 10:01好好学习一下

5. 手台(对讲机)

在手机非常普及的今天,人们为什么还会选择使用对讲机?这是因为对讲机与手机相比
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1、对讲机不受网络限制,在网络未覆盖到的地方,对讲机可以让使用者轻松沟通;

2、对讲机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通话方式,一按就说,操作简单,令沟通更自由,尤
其是紧急调度和集体协作工作的情况下,这些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3、通话成本低。

对讲机的通话距离有多远?

常规对讲机的通话距离一般为3~5公里,但在有高大建筑物或高山阻挡的情况下,通话
距离会相对短些。当有网络支持时,对讲机的通话范围可达几十公里。

大众消费者能够买对讲机吗?

大众消费者也是可以买对讲机的,但以前购买和使用对讲机都必须向当地无线电管理委
员会(简称“无委”)申请,领取电台执照并交纳频率占用费。从2001年12月6日起,我
国开放民用对讲机市场,使用400MHz,发射功率小于0.5瓦的民用对讲机,无需办理任何
手续。

对讲机能不能打电话?

在有网络支持的条件下,对讲机可以用来打电话。但若只是单机之间的常规通话,就不
能实现打电话的功能。

用对讲机通话要付费吗?

用常规对讲机进行通话不用付费。无论您多么频繁地使用,每年您只需为每一部对讲机
付几十元的频率占用费即可,如使用公众对讲机则不需要付任何费用。


5.1. 使用常识

“车台”/“手台”都是电台,大家平常所说的“对讲机”其实也是电台,在名称方面,
通常会有很多误会。比如,很多人都认为“对讲机”是成对儿使用的,或者认为“电台”是
个多么深奥的东西。其实很容易理解——包括各位车上装的音响的收音机部分,随身听的收
音机,实际上都是一大类东西,翻译成英文,这些都叫 RADIO,只不过我们说的电台通常
是兼备了接收和发射功能,可以用来发射无线电信号与其他人联络的常规通信工具。


5.1.1. 什么是电台?

实际上我们天天听的广播就是无线电,只不过那个是“广播电台”发射的,广播电台功
率狂大,发射天线位置狂好,覆盖范围狂广,于是在它覆盖范围内的接收机(就是收音机)
都可以接收到它的信号,并转换成声音播放出来。

现在设想一下你和你的朋友车上/手里各有一台收音机(radio receiver) “微型广播电台”
(radio transmitter) , 就是大家正在讨论的电台(Radio Tranciver)了。 同时兼备发射和接收的
功能,可以互相通话。


5.1.2. 频率/频点/频段

想想大家平常听的97.4 MHz、103.9MHz, 就是频率了,说频点可能也对,说频道有点
牵强了,但经常就有说“103.9频道、97.4频道”,实在是有点误导的嫌疑。

97.4MHz是音乐台的频点 103.9MHz是交通台的频点 438.500MHz就是北京业余无线
电爱好者可以合法使用的发射接收频点了(400MHz频段的,再其他频段也有业余HAM的
合法频点,这里先不多说)。

显然大家的调频(FM)收音机是不支持430多兆赫兹接收的(好象调频部分是
86~107MHZ之间),所以,如果想在438.500MHZ 频率上发射和接收信号,得要有专用的
设备,也就是需要大家平常所说的 “支持业余频段的车台/手台/基地台” 等等

如果说438.500是频点的话,那么它同时是属于 430MHZ频段的,我们大概把
430.000-439.999叫做业余400M频段,也叫 业余70CM(厘米)波段(是波长的说法),因
为这个频段主要是分配给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使用的。

初级HAM接触比较多的可能还有大家常说的“2米波段” 或者叫“140兆赫兹业余频
段”就是 144.000-145.999MHZ之间,也是HAM可以使用的频率范围。


5.1.3. “业余电台”/“专业电台”/“收音机”的区别

收音机就不多说了,用来收听其他发射台发射出来的信号,通常的收音机与调频(FM)
/调幅(AM)两个部分,是两种不同的调制方式,相对应的,在电台里,也有这两种调制方
式的,大家常用的是支持430MHZ 段的的调频电台, 而空管则是使用的110MHZ-130MHZ
之间频率,采用AM调制方式。



再来说“业余电台”“专业电台”之间的一些简单区别。

有一层意思是说,业余电台是支持业余频段的电台——支持(包含)430-440这个频段
的电台,专业电台是支持某些其他特定频段的电台。

另一层意思是业余电台的功能方面注重于“玩儿”,对各个相关参数的调整,包括:调
整发射功率、搜索有信号的频点、储存多个不同的频点、可以随时手动变更储存的频点、调
整不同的静噪值、有信号强度表……等。而专业电台则更加注重使用的稳定性,所以对于操
作的复杂性要求相对较低,而对电池的耐久/发射功率的稳定等性能要求高些。

对比起来,专业台通常不能随意调整发射功率;没有搜索频点的功能;能存储少量的频
点,并只能显示频道号码而不能显示频点值;需要用电脑和专用软件及连线,才能调整每个
频道内储存的频率及相关功能;通常也没有信号强度表显示。

并且,专业电台可能在设计上还会增加一些诸如调频什么的保密措施,或者支持集群什
么的功能。


5.1.4. “中继台”(Repeater) /“差频”(OFFSET)与“直发”


5.1.4.1. 中继

可能有人会问“中继”是什么,这要是说细了可能会说到波的绕射什么的,我也有点泛
晕,早还给物理老师了,咱们就说在高处有那么一个或者一对天线和特殊的收发电台,负责
把一个频点上收来的信号转发到另外一个频点上,于是在它覆盖范围内的台子都可以和它联
系,也就是通过它和其他人联系。

还晕?

这么说吧,由于建筑物/地形等的遮挡,在地面上的2个电台之间的信号可能无法互相
传送到,但2个人和这个很高的,位置很好的中继台都可以很好的通联,于是大家就通过中
继台达到覆盖更广的范围,帮助小功率设备扩大信号的目的。

通常的中继台需要使用一对频点,一个接收来自使用者手台或车台的信号(上行信号,
如北京大家使用的 434.750), 当收到时,在另一个频点上广播出去(下行信号,如北京的
439.750)。由于中继台必须占有比较好的地理位置,同时可能有比较大的发射功率,所以通
过中继台能够联络到更多的人。


5.1.4.2. 差频

刚才说的 439.750(使用者收听的频点,下行频点) 和 434.750(使用者发射的频点,
上行频点)之间的差就是差频,我们可以看到,发射的频点是接收频点 减去5MHZ
(-5MHZ), 所以叫做“下差5MHZ”。

对于某些电台,可以直接设置上行频点和下行频点然后保存到一个频道里方便使用,

有些电台的设置方法则是先设接收频率,然后设置差频数值及方向,保存到某个频道内。
设置方法并不重要,只要了解了“中继台”/“差频”的概念,剩下的事情可以通过看
设备的说明书解决。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5.1.4.3. 直发

通常电台是在同一个频点上发射和接收的,使用者通过PTT(PUSH TO TALK)键来切
换电台的接收/发射状态,按着钮说话,松开听。

在一个频点上收和发就是所说的“直发”,比如,438.500 438.550MHZ 是北京比较常用
的业余无线电直发频点。

当然,同一个频点上,同时只能有一个设备进行发射,其他设备接收,如果同时2个人
都在发射,他们的信号就会互相干扰,也就听不见了。

5.1.5. 常用业余电台选购要点

不要迷信MOTO 6200C 和一些外国产的FRS(FAMILY RADIO SERVICE)家用小对讲
机,那根本就是玩具!

为了避免发射设备对其他频率的干扰,这些产品的功率肯定低于0.5瓦,在没有遮挡的
情况下可能能够达到直发距离2公里,如果在市区,1公里已经不错了。 唯一的优点是,
不需要任何执照及验机,既买既用。

当然,这些小手台都是固定信道固定频率的收发设备,可以理解为“低功率的/不可调
整频率的专业电台(家用)”,当然,他们的频率固定在 409.XXX(国产)、462.XXX/467.XXX
MHZ(进口)范围,通常只有16个固定频点,且无法更改。如果你的其他业余电台支持这
些频点,是可以和他们进行直发通联的,但显然,这些小玩具不能和 HAM们进行通联。

如果要选择电台,一定要满足以下条件:

★所覆盖的频率范围必须支持(包含)430-440MHZ。

★必须具备差频功能;

★建议选择可以手置频的机器(就是可以直接选择频点并自由储存到频道里,而不用电
脑写频的);

★建议支持“亚音”功能;

★建议功率25W以上(车台)/支持最大5W(手台),以保证通连的距离。

有了以上条件,就可以步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HAM)的行列了(当然,还必须办理
相关的合法手续)

5.2. 注意事项


5.2.1. 天线

1、只能使用原配或认可的天线。未经认可的天线,经改装或增添了附件的天线可能会
损坏对讲机或违反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的规定。

2、在使用时,不要用手去拿天线。

3、对讲机天线不能拧下,否则在发射时容易把功率管烧坏。

4、不要使用损坏的天线。在发射时,如果损坏的天线接触皮肤,可能引起轻微的灼伤。


5.2.2. 电池

1、用原配或认可的电池。

2、如果金属导体如珠宝首饰、钥匙或珠练触及电池的裸露电极,所有电池都可能引起
破坏或人身伤害。请小心对待已经充好电的电池,尤其是当将它装入口袋、皮夹或其他有金
属的容器时,需特别注意。

3、充电应在5~40度的环境中进行。如果超过此温度范围,电池寿命受到影响,同时有
可能充不满额定容量。


5.2.3. 电磁干扰/电磁兼容

为避免电磁干扰或电磁兼容引起的问题,在贴有“关闭对讲机”标识的场合应关闭对讲
机。例如医院或其他使用保健医疗设备的场合。在搭乘飞机时,也应根据要求关闭对讲机。

5.2.4. 操作

1、当对讲机正在发射时,保持对讲机处于垂直位置,并保持话筒与嘴部2.5-5厘米的
距离。发射时,对讲机距离头部或身体至少2.5厘米。如果将手持对讲机携带在身体上,发
射时,天线距离人体至少2.5厘米。

2、使用过程中不要进行多次开机关机的动作,同时把音量调整到适合您听觉的音量。


5.2.5. 使用安全

1、 在带有安全气囊的汽车上,不要将对讲机放在气囊展开时可能涉及的范围内。 如
果对讲机处于气囊展开时可能涉及的区域范围,一旦气囊迅速展开,对讲机可能会随着极大
的冲击力伤及车内的人员。

2、 在潜在爆炸的大气环境或场合下,除非对讲机是通过特殊认证的,否则须关闭对讲
机。在潜在爆炸大气环境中,电火花会导致爆炸或火灾。

3、 不要在潜在爆炸的大气环境下更换电池或对电池充电。安装和拆卸电池时可能会引
起接触电火花并导致爆炸。

4、 在靠近爆破区和雷管所在区域前,须先关闭对讲机,以免引起可能的爆炸。


5.3. 对讲机常规维护

1、对讲机长期使用后,按健、控制旋钮和机壳很容易变脏,请从对讲机上取下控制旋
钮,并用中性洗剂(不要使用强腐蚀性化学药剂)和湿布清洁机壳。使用诸如除污剂、酒精、
喷雾剂或石油制剂等化学药品都可能造成对讲机表面和外壳的损坏。

2、轻拿轻放对讲机,切勿手提天线移动对讲机。

3、不使用附件时,请盖上防尘盖(若有装备)。

5.4. 术语解释


5.4.1. 监听(MONITOR)

为接受弱小信号而采用的一种收听方式。通过按专用键强制接通接收信号通道,操作者
用耳朵辨别扬声器中的微弱声音,达到收听的目的。


5.4.2. 扫描(SCAN)

为了听到所有信道的通话,而采用的一种收听方式。

通过按专用键,使接收电路按一定顺序逐个信道接收一段时间,以收听到信道中的信号。
若每个信道接收时间为100ms,则每秒可扫描过十个信道,即扫描速度为10ch/s 。


5.4.3. 优先信道扫描功能 (Priority Channel Scan)

在扫描过程中优先扫描所设定的优先信道。


5.4.4. 删除/添加扫描信道 (Delete/Add Scan Channel)

将某一信道从扫描列表中删除或添加到扫描列表中。

5.4.5. 声控(VOX)

当该功能被激活后,不必按PTT键,可直接通过语音启动发射操作。


5.4.6. 发射限时功能 (TOT: Time Out Timer)

该功能用于限制用户在一个信道上超时间发射,同时也避免对讲机因长时间发射而造成
损坏。


5.4.7. 省电功能 (Battery Save)

为节约用电,延长待机时间,对讲机在一段时间内无发射接受和按键操作,将以一段时
间关机、一段时间开机的方式工作,这种方式叫省电方式。开关机时间长度比大约是1:4。
当收到信号或有按键操作时,对讲机立即退出省电状态,进入正常状态。


5.4.8. 高低功率选择功能 (High/Low power)

该功能可让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功率或低功率。


5.4.9. 禁发功能 (Busy Channel Lockout)

当使用该功能时,用户禁止在繁忙信道上发射信号。


5.4.10. 静噪级数 (Squelch Level)

接收信号中噪声的强弱与信号的强弱呈对应关系,信号越强噪声越弱。把最大噪声和最
小噪声之间分成若干档,每一档称为一级。分成的档数叫静噪级数。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选择。
5.4.11. CTCSS/CDCSS功能

使用该功能可以避免接收不相干的呼叫。


5.4.12. 2-TONE/DTMF选呼功能

利用2-TONE或DTMF信令选择呼叫相应的对讲机。

5.4.13. 倒频功能 (Reverse Frequency)

使用倒频功能时,对讲机的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将互换,并且所设定的信令也进行互换。


5.4.14. 脱网功能 (Talk Around)

使用脱网功能时,对讲机的发射频率变得与接收频率相同;发射信令也转成与接收信令
相同。


5.4.15. 自动应答功能 (Auto-Transpond)

当对讲机收到一个正确编码呼叫时,向呼叫方发出一个信号以响应呼叫。


5.4.16. 紧急报警(Emergency Alarm)

按下报警专用键,对讲机以最大声音发出报警声或发出预定报警码给其他的手持机或基
台。


5.4.17. 巡逻登记(Patrol Record)

巡逻人员到达巡逻点时,对讲机将收到巡逻登记器发出的查询信号,然后自动启动登记
操作,把自身的身份码等信息发给巡逻登记器予以登记,表明某巡逻人员已到达该地。


5.4.18. 锁键功能 (Keylock)

使用该功能可以防止键的误操作。


5.4.19. 电量指示(Battery Indicator)

显示电池电量。


5.4.20. 照明功能 (Backlight)

用于在夜间或昏暗的情况下操作,可看清楚LCD显示和按键。


5.4.21. 复制功能 (Cloning)

该功能允许将一台对讲机中的数据复制到型号相同的其他对讲机中。

5.4.22. 调制

用调制信号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参数控制载波的参数的改变,按照控制参数的不同,调制
又可分为调幅、调频和调相。
5.4.23. 音频

Audio,指人说话的声音频率,通常指300Hz-3400Hz的频带。


5.4.24. 载波

话音、数字信号、信令等有用信号的载体,易于传输的高频电磁波。


5.4.25. 信道和信道间隔

信道指发射接收时占用的频率值。相邻信道之间的频率差值称为信道间隔。规定的信道
间隔有25KHz(宽带)、20KHz、12.5KHz(窄带)等。


5.4.26. 2-TONE

2-TONE, 两音信令,由两个音频信号组成,A Tone + B Tone。 先发A Tone一段时间,
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发B Tone。利用2-TONE信令可选择呼叫相应的对讲机。
5.4.27. 5-TONE
5-TONE, 5 音信令,作用与两音信令相同,区别在于由五种频率组成。
5.4.28. CTCSS
CTCSS (Continuous Tone Controlled Squelch System) , 连续语音控制静噪系统,俗称亚音
频,是一种将低于音频频率的频率(67Hz-250.3Hz)附加在音频信号中一起传输的技术。因
其频率范围在标准音频以下,故称为亚音频。当对讲机对接收信号进行中频解调后,亚音频
信号经过滤波、整形,输入到CPU中,与本机设定的CTCSS频率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
开启静音。
5.4.29. CDCSS
CDCSS (Continuous Digital Controlled Squelch System),连续数字控制静噪系统,其作用
与CTCSS相同,区别在于它是以数字编码方式来作为静音是否开启的条件。
5.4.30. DTMF
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双音多频,由高频群和低频群组成,高低频群各
包含4个频率。一个高频信号和一个低频信号叠加组成一个组合信号,代表一个数字。DTMF
信令有16个编码。利用DTMF信令可选择呼叫相应的对讲机。
5.5. “火腿”与“香肠”
玩对讲机,有执照的叫“火腿”,没执照的叫“香肠”,也就是所谓的“非法”,这个相
比大家都了解了。

通常我们玩对讲机都是图个方便,比如出游时车队之间联络即方便经济又解闷。登山呢
就更需要了,前后有个呼应。相信玩户外的朋友中很少有跑去无委会考执照的。再说了,考
了执照有了呼号也并不好玩了,每次讲话还要先CQCQCQ三次+报自己的呼号+之后才是讲
你要讲的话,通话结束了还要别忘了说73。除非你是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HAM,否则谁会
习惯这么讲话,大家出去玩都被你扫兴了。所以呀,有了执照不按规定发话也还是白搭。等
同于非法聊。可是不去申领执照那岂不是非法,被抓到罚款怎么办?
(1)可以买民用手台功率<0.5W,频率在409-410段。这个频段和功率是合法的民用
范围,不需要执照。但是遗憾的是通话距离太小。说是3公里其实未必,主要看通话时周围
的环境,有时候也许最远就100米,扯着嗓子喊一声都能听见。
(2)买个大功率的(手台最大5W)把频率调在409-410段上,伪装成一般的民用小台
子。一般用409.750这个频率就可以。
(3)平时不是去出游时玩台子就要小心了,特别是占用其它非民用频道的时候。有一
些要注意的事情:
1,不要在固定的地方长时间通话(比如家里),每发一句话最好不要超过10秒钟。
双方可约定每隔一会换个频率再聊。
2,更主要是不能在发话内容里面讲姓名、电话号码、地址、车牌号等信息。这样
等一自投罗网。
3,如果是车台最容易暴露自己的是那根天线“苗子”,建议伪装一下。例如:开两
会期间就有警察拦路劫带有“苗子”的车。最后,还是建议有时间的话还是去考个
“火腿”执照算了。免得哪天真的被人把台子没收了。

7. 帐篷

7.1. 帐蓬的种类

帐篷有四季帐篷、三季帐篷,又分高山帐、旅游帐,单层、双层。


四季帐可在严寒冬季用,一般是双层帐,三季帐只在夏、春、秋使用。高山帐一般较小、
矮,抗风、雪能力强,但顶级高山帐篷可能不太防雨(高山上只有雪,没雨),旅游帐大、
高,舒适,抗风性差。

单层帐一般教简单,轻,但防雨性不是很好,而且在寒冷天使用时,帐篷内层容易结露
结霜,会打湿睡袋衣物(每人每夜通过呼吸散发的水分在几百毫升),但有顶级单层高山帐
是单层的,防风透气性都很好,价钱也极高;双层帐内帐壁很薄,透气,外帐防水,罩在上
面,往往还在内帐入口外能支起个小门厅,可放背包或做饭(一般做饭应在帐外,帐篷十分
怕火,但也有天太冷出不去帐篷的时候),寒冷时内帐不结水,会结在外帐上,而且较少。

7.2. 帐篷的结构

帐篷主要由帐篷支竿、外帐、内帐、帐钉组成。主要指标有大小、高度、重量等。

支竿用来把帐篷支起形状,分为几节存放,中间由松紧绳穿起来,用时可以很容易地接
起来。支竿强度十分重要,一旦折了,帐篷就变成个袋子了,在大风和大雪(积在帐篷上)
时是对帐竿的严重考验,帐篷容易出问题的部分也就是帐竿。

一般帐竿材料有玻璃钢和铝合金两种,铝合金的强度更高些。内帐比较轻薄,在气温高
天气好时,可只支内帐。外帐没底,所以内帐帐底的防水性要好。外帐是防风防雨的,而且
有不同的门厅设计。

一般支帐篷是把帐竿穿在内帐上,再撑起来,最后挂外帐,钉帐钉,还有另外一种是把
内帐平铺在地上,帐竿穿入四角,先撑起来,挂上外帐,抵挡住寒冷的大风,人钻进去,再
把内帐挂在竿上,这两种帐篷有不同的结构设计。

帐篷是集体装备,一般盛2个人及以上,旅游帐篷宽松,2人的底面在1。5m*2m左右,
3人在2。1m*2m,高山帐较小,双人在1。3m*2m。还有高度,旅游帐高,1。5m以上,


舒适,但迎风面积大,不适于恶劣环境,高山帐低,趴在地上,不怕大风。相同质量当然越
轻越好。

7.3. 帐篷的选购

选购帐篷需依据自己的用途,如夏季、非雪期、雪期或四季使用;帐篷容纳的人数;你
希望拥有的空间;帐篷的重量;你能接受的价位等。制造商提供许多不同尺寸、重量与设计
的组合,自己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不论使用帐篷是单层或双层式,必须了解帐布的防水与透气度,如果完全防水,湿气会
凝聚于内帐造成底部出现小水坑,这些湿气是登山者呼气产生,同时它也可能会湿透睡袋。

便宜的单层帐篷,仅能使用于森林下限的地点,同时必须相当通风,因为单层帐篷完全
防水不透气。所以最好选择双层的帐篷,内帐需透气性强,外帐是完全防水的塑胶布,如此
外帐依然会留住内帐透出的湿气,内、外帐布绝对不能接触或粘在一起,因为粘在一起会使
外帐的水渗入内帐,同时外帐须完全罩住内帐与出入口,有时可以置一块防水布于底层防止
湿气渗入,保持底层干净,增加使用寿命。

不同的帐篷设计有不同的支撑度,选购时须考虑自己的用途,尤其是雪期更重要。轻便
的帐篷应足够宽敞、坚固,能应付一些特殊的需求。一般两人帐是最常使用的帐篷,因为易
携带,易找营地,而且三人或单人也都能住。帐篷的色泽最好选暖色调如黄色、橘色或红色。
当你被困时,显眼的色泽会容易被人发现。

帐篷内应避免炊事,尤其是使用汽油的炉具。这种炉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溢出燃料油,
并且火力无法控制,这都是潜伏的危机。特别是在防水尼龙布的帐篷内做饭常会有种窒息的
感觉,炊事也会造成内帐凝聚许多小水滴,如果真有需要于帐篷内炊事,最好在通风佳的内
外帐之间进行。

帐篷的优劣,设计固然是一个因素,然而更至关重要的是材料的选用。材料可分为面料、
里料、底料、撑杆等。

一般说,同标号的面料,密度不同,因而抗拉强度和防水压力也各不一样。不同的面料
相比,尼龙绸薄而轻,适合于登山和徒步野营者选用。牛津布厚,但比较重,适合制作驾车
野营或小团体使用的帐篷。从防水涂层看,PVC防水虽好,但冬天会发硬、变脆,容易产
生折痕或断裂。PU涂层不仅能克服PVC的缺陷,防水也很不错。多次涂层的PU,防水压
力可达2000mm以上。

帐篷的里料(内帐材料)通常用透气性良好的棉布式尼龙绸。从使用角度看,尼龙绸性
能要优于棉布。在外露营,帐篷极易吸收潮气,棉布凉晒不好易霉变,尼龙绸则易干不易发
霉。

帐篷底的主要功能是防水、防潮、防尘。底料的选择同样决定着帐篷的档次。低档帐篷
通常PE做底料,也有的用PVC,求的是成本低,双面复膜的PE,虽具有防水、防潮功能,
但易磨损渗漏,冬天是PVC底料的克星,而PU涂层的牛津布做底料,无论是坚固性、耐
寒性、还是防水性都大大超过了PE。

帐篷的撑杆是帐篷的骨架。骨架材料的优劣不仅影响帐篷的寿命,也影响着帐篷的稳定
性。早期的帐篷撑杆常选用钢筋材料,这不仅增加了帐篷的重量,而且回弹力也较差。改良



的帐篷骨架选用了玻璃纤维撑杆,其分量有所减轻,回弹力有所提高,且成本较低,因此目
前的帐篷厂家多选用此类材料做撑杆,但玻璃纤维撑杆强度和坚固性都不甚理想,若靠加粗
撑杆来增加强度,同时也增加了分量。比较理想的撑杆当属铝合金材料了,用高强度合金管
连接的撑杆,不仅强度高,而且质量轻,回弹力很好,特别是用宇航铝材制作的EASTON
撑杆,各种指标都达到极佳的状态,因此多为高档帐蓬选用。

帐篷优劣的主要性能指标一般以抗风、防雨、稳定性好为标准,高山型的帐篷还要求质
量轻,体积小。一个性能卓越的高山帐篷,通常选用优质尼龙丝织成的防撕裂结构面料,加
上防水度2000mm以上的防水涂层,制作工艺上对接缝处进行压胶处理,可以保证你在大
雨的环境里,不受风雨的侵扰。如果用高强度的EASTON撑杆做骨架,即使八级以上的大
风也保你无虑。不过价格不菲,一般市价在2000元以上,如果用GORE公司的ACTIVEN
面料做外帐,在结构上可以省去内帐,又可减少重量、缩小体积,而其抗水、透气、防结水
性能更佳,但价格会更高。
8. 睡袋


8.1. 睡袋的款式

现在市场上主要有三种睡袋,长方型(也称信封型),木乃伊型,以及混合型。

长方型的主要是夏季旅行用,因为比较宽敞,睡着舒服些,但保暖性比木乃伊型差很多。
同样温度级别的长方型睡袋比另外两种要重很多。

木乃伊型的睡袋在户外运动中占领了绝对优势。睡在木乃伊型里面不能任意翻身,所以
身材高大的人用起来不太舒服。但因为在户外保暖是绝对重要的,大多数人都理智的选择了
木乃伊型。另外,木乃伊型的重量体积都是几种睡袋里最小的。

混合型的又叫半长方型。它比木乃伊型宽敞,比长方型的又小,是比较好的折中办法。

专业户外产品的厂家绝大多数产品全是木乃伊型,仅有少数厂家提供混合型。
8.2. 如何选购睡袋

睡袋是在户外宿营和旅行时必不可少的装备。睡袋种类繁多,适合不同的用途,各有特
点,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应怎样选择呢?

根据用途不同一般把睡袋分为两大类,一类睡袋较薄,用于一般的旅行或露营,这些睡
袋大都在春夏秋三季使用。还有一类睡袋用于较寒冷的环境,甚至是一些探险活动,这类睡
袋一般被称为专业睡袋。普通的睡袋价格相对便宜,用途广泛。专业睡袋在设计和材料上都
非常考究,价格也相对较高,但如果冬季露营或是去高海拔地区旅行缺少了专业睡袋是不行
的。睡袋用途的不同决定了睡袋的保暖材料和制造工艺的不同。睡袋的档次和功能的差别也
主要在于使用不同的面料和保暖层。
市场上比较低档的普通睡袋面料使用一般的尼龙绸,保温层大部分是人造晴纶棉,这些
睡袋保温性不是很好,一般只能在20c左右的环境中使用而且重量较重,压缩性也较差。高
质量的普通睡袋在材料上要严格得多。象Ozavk奥索卡系列睡袋中的”美梦”和”攀登者”


等款式的睡袋面料采用有一定透气功能的尼龙,保暖层采用先进的微纤维棉。

优质的材料使这几款睡袋在保暖性,重量和体积上都较为出色。这里还要补充说明一点,
任何睡袋都有一个适宜的使用温度范围,即不同的睡袋都有各自的”温标”。一般的温标由
三个数据组成,一个最低温度:指该睡袋使用的最低极限温度,低于这一温度对于使用者来
说是危险的。还有一个中间温度;指该睡袋使用最舒适的理想温度。最高温度是指温度使用
范围的上限,高于这一温度,使用者将热得无法忍受。一般来说欧美原产的睡袋在温标上对
于亚洲人来说不太适宜,因为欧洲人在耐寒能力上要高于亚洲人,因而我们在选择时要格外
加以注意。曾经发生过温标最低温度标为-20c而在实际使用中-5c时使用者已无法忍受的情
况。

舒适低温在睡袋上有2种标识方法,1种是标识一个绝对温度,比如-10度,表明该睡
袋的舒适低温是-10度;一种是标明温度范围,从红色过渡到绿色或蓝色,比如红色从5
度开始,到0度时过渡为淡绿色,在-5度时过渡为深绿色。这种温度表示的意义是:5度
偏暖,0度适宜,-5度时感觉很寒冷,这个睡袋的舒适低温是0度。需要说明的是舒适低
温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睡袋产品没有行业协会,没有行业标准,国内没有,国外也没有,
一些大的品牌商和研究机构根据实验室试验和野外经验,对自己的产品标定舒适低温。这个
温度只具有参考意义,他会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

当然象奥索卡这样为中国市场进行过专门设计的睡袋,在温度标准上是不会出现问题
的。近些年来出现了许多先进的人造纤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睡袋的保温层,像杜邦公司的七
孔或四孔棉、3M公司的Thisutale棉和Hoechst-Celanese集团的Polargucrd棉等特殊材料,
与一些空心的纤维棉和普通的化纤棉相比,在质量和保温性上绝不是同一个水平。越来越多
的普通睡袋和部队专业睡袋开始采用以上的材料。尽管许多人造纤维厂商宣布自己的材料在
重量和保温性的综合数据上要超过羽绒,但事实上远不是这样。

真正专业睡袋特别是高质量的探险睡袋都离不开羽绒。一般来说专业睡袋的含绒量应在
80%以上,普通羽绒睡袋的含绒量也不应低于70%。否则在压缩性,重量和保暖性上将无法
满足要求。Ozaqvk奥索卡专业系列的两款睡袋充绒量分别为800g、1000g,含绒量高于85%,
最低温度标准分别是-10c和-15c,冬季宿营比较合适。象西藏登山队在征服有吃人的恶魔之
称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时使用的奥索卡专业睡袋充绒为2000g,含绒为85%的灰鹅绒,足以抵
御-35c的严寒。羽绒的种类和篷松度也是一个因素,总的来说鹅绒要优于鸭绒。

睡袋的面料最好能有少许防水的功能,以防睡袋被露水或帐篷内凝结的水雾打湿,影响
保暖效果,当然透气性能相对要更重要一些,否则会很不舒服。有些品牌的睡袋面料采用特
殊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睡袋在设计款式上主要是木乃伊型。这一设计带有头套,上大下小,
和人本的形状相符合,睡袋的侧面装有拉链便于出入,这种设计形式保温性能好。此外,还
有信封式睡袋,它不但使用舒适而且可以全部将拉链拉开当被子使用,在户外和家中都可使
用。

专业睡袋全部都采用木乃伊型,而且考虑到人在睡眠时脚部最易感到寒冷,在睡袋的下
部特别加厚,有些款式还设计了加厚的脚垫。睡袋的头部都可以收紧,防止冷风吹入。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在睡袋的保温层结构设计上,近年来高档的专业睡袋全部采用一种立衬设计,
在睡袋内外面料直接缝合在一起。这种设计更好的防止羽绒在睡袋保温层空间内的移动,使
羽绒分布更均匀。

睡袋的种类很多,但在选择睡袋时和选择其它户外用品一样,并不是最贵的最先进的就
是你应选择的,只有最适合你的,能和你从事的户外运动相匹配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从这几个因素去考察睡袋:填充物的种类质地和重量;内外料的质地;功能设计;
包装和辅配件。


8.2.1. 填充物

睡袋填充物主要有两种,羽绒和化纤棉,此外还有单层的抓绒睡袋。

羽绒又分为鸭绒和鹅绒,同等条件下鹅绒的保暖程度稍高于鸭绒。羽绒主要有3个性能
指标:第1个指标是填充重量,比如400克鹅绒睡袋,1100克鸭绒睡袋,这个重量不是说
睡袋重量,而是指填充羽绒的净重量;第2个指标是含绒量,羽绒是由羽片和绒组成的,羽
片有支撑作用,保暖主要来自细绒。含绒量用百分比表示,如80绒表示100重量单位中绒
的含量是80单位。鸭绒一般最高含绒量在85到90,鹅绒的含绒量可达90到95;第3个指
标是绒的膨胀度,膨胀度(Fill power)是指一盎司羽绒在68。4克压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
羽绒的膨胀度越高,绒的保暖性能越好。一般国产鸭绒的膨胀度在450左右,国产鹅绒的膨
胀度从450到600。美国进口的安第斯山地鹅绒含绒量可达95左右,膨胀度最高达到700
到800。

市场上有时会发现特别便宜的羽绒制品,比如100元一件羽绒服,150元一条的鸭绒睡
袋,这样的产品一般不可选。因为羽绒还有两个一般人无法现场检验的指标:耗氧指数和清
洁度。羽绒需要经过多道专业清洗去脂程序,有些小商贩把初级的羽绒稍加清洗后就做成成
品,这些制品根本无法使用,简单的鉴别方法是用木棍敲击成品,会有粉尘漏出,闻一闻会
有异味,如果清洗,水中有臭味。羽绒本身是高品质的产品,希望大家选购真正的好产品。

化纤棉的种类很多,质量参差。最普通的喷胶棉,到四孔棉、七孔棉、3M棉、
POLARGUARD 3D/HV棉等。填充密度用每米方克重表示,如260克/米方,320克/米方。

对比羽绒和化纤棉两种填充物,羽绒保暖程度更高,在同等保暖程度下重量可以实现最
轻;化纤棉保暖程度相对底,包装体积大,可压缩性差;羽绒贵,化纤棉便宜;羽绒潮湿会
丧失几乎全部的保暖能力,而且不易干,所以严酷登山环境下往往使用有放水透气性能的材
料做羽绒睡袋的外料,化纤棉有一定的拒水性能,湿后保持一定的保暖性能,而且晾干速度
快;羽绒制品的使用寿命很长,良好保养可使用10多年,而化纤棉睡袋的寿命不过3、4
年。

抓绒睡袋使用抓绒(fleece)缝制而成,可以单独作为夏季睡袋或卫生睡袋。也可以配
合其它睡袋在冬季使用,以增强保暖效果。根据时间经验,一个-3度的睡袋,加抓绒睡袋
后保暖效果可达-10度左右。


8.2.2. 内外料

普通棉睡袋使用涤纶或尼龙材料,涤纶尼龙布又有密度和质地的差异,这里不再细说。
羽绒睡袋对内外材料的要求很高,是少要保证230T以上密度的尼龙材料才保证防绒。很多
国产尼龙布密度不够,不能防绒,生产商采用加涂层的办法防绒,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因
为羽绒睡袋的内外料需要有良好的透气性,否则散发的湿气会聚集在睡袋里面,使羽绒的保
暖性大大降低。高织纯棉或涤棉也能防绒,但重量大,压缩性差,一般不使用于高端睡袋。
8.2.3. 睡袋的细节设计


1、 双拉头的拉链;


2、 拉链防夹带(拉链内侧一层薄而硬的PP带,防止拉链吃布);


3、 拉链放风夹层(拉链内侧的棉质防风夹层,防止冷风从拉链进入);


4、 胸领(或叫隔断领,收紧领),收紧后可放置冷空气从脖颈进入;


5、 口袋;


6、 左右拉链的设计,同款型的睡袋分左右拉链,可以拼合成双人睡袋;


7、 睡袋的尺寸:L,M,S等不同号码,以方便不同身高的人士。




8.2.4. 包装和辅配件

睡袋包装以牛津布压缩袋为最好,可大可小,结实耐用。市场上的睡袋中,除了比较小
的差旅睡袋和抓绒睡袋,其它全部自配牛津布压缩袋。睡袋的辅配件主要是拉链,扣子和绳
子,选择睡袋一定要选择拉链质量可靠的睡袋。


8.3. 如何选购、使用和保养睡袋

经过上述讲述,您对睡袋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选购睡袋前,请问自己这样几个问
题?我准备在怎样的低温环境下使用睡袋?我个人的抗寒能力如何?我是不是很在乎重
量?我准备花多少钱?回答完上述问题后,你就有了基本的选择范围,然后选择又信誉的商
家咨询选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只希望在0度以上的环境使用睡袋,不妨选择温度更低一
些的,比如-3度或-5度。如果你的抗寒能力比较弱,建议你也选择温度指标更低的睡袋,
毕竟我们对付暖热比对付寒冷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

使用睡袋中,注意保持干燥,因为睡袋潮湿后保暖程度大大降低,尤其是羽绒睡袋,会
完全不保暖。所以在大雨天气或水上活动时,要保护背包以免进水,或者提前把睡袋用放水
袋密封起来。睡袋受潮后,在条件允许时要尽快晒干或风干,潮湿的羽绒睡袋不能长时间保
存,否则会发霉甚至蛀变。

使用睡袋时,有几种方法可以提高保暖程度:

1是配备一条质量较好的防潮垫,这一点非常重要,常野营的人都有体验,如果寒气从
地下直达背部,那种寒冷是难以承受的;

2是有条件的话睡前喝杯热饮料,牛奶果珍都可以,使身体发热;

3是睡前吃一餐舒适的饭菜,尤其要补充碳水化合物(淀粉,糖类);

4是穿一套长的保暖内衣和干净袜子会非常有效;

5是当睡袋保暖程度不够时可以穿更多的衣服,或把衣服和其它物品覆盖在睡袋上;

6是和更多的人挤用一个帐篷;

7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在帐篷中点汽灯或炉子;

8是生堆火。这么多方法,关键的时候不妨试试。

另外无论是羽绒睡袋或化纤棉睡袋,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以宽松自由的状态
保存,以保持羽绒和棉的本性,延长使用寿命,尤其是羽绒睡袋,尽量保存在专用的羽绒睡
袋存储袋里(宽松透气的棉质袋子)。最后睡袋作为贴身的卫生用品,尽量避免相互借用。

化纤棉睡袋和抓绒睡袋都可以直接洗涤,如果洗衣机够大的话也可以机洗。晾晒时尽量
平铺或多处挂搭,以免过渡下垂。羽绒睡袋的洗涤方法:根据羽绒专家的建议,羽绒睡袋4
年左右清洗一次即可。使用寿命约10到12年,可清洗3次。如果不太脏,可简单清洁,如
用毛巾粘汽油清洁表面材料即可。户外运动中睡袋经常会比较脏,有更多的清洗次数。清洗
方法如下:手洗或专业机洗。手洗用专用的羽绒洗涤剂浸泡,漂洗干净即可,不要过分揉搓,
不要拧绞。如果想机洗,请交给专业的洗涤公司。清洗后风干或晾干,确认干燥后轻轻拍打,
待其自然膨胀后存入睡袋存储袋。

羽绒睡袋洗涤忌用碱性洗涤剂,忌拧绞,忌火烤烘干。羽绒睡袋可和棉质的睡袋内衬共
用,以减少洗涤机会,同时棉质睡袋内衬有帮助吸汗的作用。


8.3.1. 选购睡袋八大注意因素

1。 形状

常见的睡袋,依形状分类可分长方型和木乃伊型;长方型的内部较宽敞,使用比较不会
有束缚感,同时可以打开当被子盖;木乃伊型的保暖性比较好,具有双重隔间的睡袋则保暖
性更佳。

2。 材质

依材质而言,可分羽绒、羽毛、人造纤维、人造羽毛四种。羽绒、羽毛保暖性佳,人造
羽毛制品以中空棉制成保暖性佳,人造纤维则以压克力棉纱制成者较佳。

3。 触感

选购羽毛睡袋以手触摸,羽毛梗宜细又柔软,摊开膨胀得越大越好,收起来越小越好。

4。 人工 VS 天然材质

羽毛睡袋与人造中空纤维睡袋之差异在于:

a。 羽毛在同一保暖度下,其可压缩携带的体积较小。

b。 人造中空纤维睡袋在不小心被淋湿后,拧干仍具保温效果,这是天然羽毛睡袋所无
法比拟的。

5。 季节及用途

睡袋选购要注意是使用在哪类户外活动,以及哪一季节;表层布、内层布使用材质各有
不同,要多认识产品各种说明,才能综合判断。

6。 保养

若遇到好天气应把睡袋翻过来在阳光下曝晒1小时。

7。 安全

多数睡袋属易燃物,沾不得火星,使用时应注意防火及远离水源。

8。 存放

睡袋不用时,应打开挂在干燥的衣柜内存放,不宜卷起装在袋中,并尽量减少挤压成一
团的时间。


8.3.2. 睡袋清洗方法

我们诚恳地建议您,使用过后的睡袋在家里自己洗最安心也最省钱。 清洗步骤及注意
事项:

1。 将睡袋浸泡在温水里,水温请勿高过摄氏30度。

2。 选用羽毛专用清洗剂。

3。 请轻轻搓揉拍打,不要扭转。

4。 洗净后,请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直至无肥皂泡沫为止。

5。 冲净后,稍将水分压出,并将睡袋平躺放置通风良好处做”阴干”处理。

6。 阴干过程里,请不断翻动睡袋,避免羽毛或各类合成纤维揪结影响睡袋膨松度。

7。 处理过后的睡袋,可再放回睡袋储存袋或置衣间内以便收藏,并期待下一个假期的
来临!

9. 防潮垫

防潮垫有两种重要功能:使你睡眠更舒适,尤其是在较硬、较不平坦的地面上;它是你
身体与地面之间的一层绝缘体(当然不是防电,只是隔绝了身体与地面间的热传递)。

9.1. 如何工作

如同睡袋和服装中的填充料的工作原理一样,防潮垫也是阻隔你身体与外界(地面)冷空
气间的热交流。她在你身体与地面之间隔绝出一层不流通的”死空气”(DeadAir),并利用
你身体的热量逐渐提高这层”死空气”的温度,使之成为你身体与地面间热交换的一个屏障,
从而发挥保温和防潮的效果。而防潮垫的高效与否则取决于她所能保存的”死空气”的多少
和阻止空气对流的能力。


9.2. 你的计划

就象买其他东西一样,购买户外装备有时也会让你后悔,因为实在有太多的东西你需要
考虑,你对每一样东西都会有很多要求,而在大部分情况下,你所有的要求不可能同时得到
满足。选择防潮垫也一样,你有许多需要考虑:绝缘性(隔绝身体与地面热交换的能力)、舒
适性、重量、体积、耐用性。从以上条件中做出选择对你来说很重要,而考虑一下你的户外
计划可能对你很有帮助。


9.3. 你有多大的存放空间

如果你的背包总是装满装备的话,那么一个轻便的防潮垫是值得考虑的。但如果你有车
或船的话,体积不会是个问题。谁不想睡的舒服点,有时真恨不得背上我的席梦思。


9.4. 你可选择的种类

市面上的防潮垫种类不少,采购前了解一下她们的特点并不费时。

气床垫:优点是厚度大,可达8到12CM,防潮效果好,舒适,便宜,兼可水上使用;
缺点是一般偏重,需要气筒充气或用嘴吹起,不太适合背包穿越和长途旅行,更适合驾车携
带。

自充气垫:内部是膨胀纤维,外层是加厚防水涂层的尼龙布或牛津布,充气后厚度2
到3CM,长宽分别是180CM和52CM左右。有阀门,打开阀门,膨胀纤维自动膨胀,吸入
空气,关闭阀门就可以使用。叠收时先打开阀门,然后卷收挤压,空气就排出去了。第一次
充气需要30分钟以上,以后使用10分钟以内即可充分充气。

自充气垫有多种加工工艺,有完全分离型的,内外层没有任何固定,这种垫子很便宜,
100元左右,但使用起来内外层滑离,不舒服;有点式固定型的,内外层间有多个固定点;
有全热复合型的,内外层用热复合技术完全粘合,这种垫子使用效果最好,但价格偏贵。

半封闭气室防潮垫:半封闭发泡工艺,产品类似海绵,柔软舒适,但吸水性强,多用于
休闲活动和家用,户外较少使用。

封闭气室防潮垫:封闭发泡工艺,垫子由大量的微小封闭气室构成。厚度0。8到2CM,
长度170-200CM,宽度50到56CM。优点:便宜、良好的绝缘性,耐磨性好,防潮效果
好;缺点:稍偏硬。发泡工艺又分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工艺。前者没有异味,密度和耐磨性
能好,防水防潮效果更好,使用寿命长,价格偏高,市场上此款垫子价格是60元--100元。
后者密度低,强度低,有一定的吸水性,新品有一定的异味,使用前请打开露天放置1、2
个小时以去除味道。化学发泡的垫子价格便宜,20元到50元不等。

目前销售的泡沫防潮垫中,大多是封闭气室防潮垫,其中单层防潮垫和波浪式防潮垫是
化学发泡工艺,另外是物理发泡工艺。

地席地布:地席一般是薄层的发泡材料复合一层银色的铝膜,厚度只有半个厘米左右,
地席有干净卫生,防潮保暖作用,因厚度薄,舒适防硌效果不如防潮垫。地席的宽度一般在
1米到2米,适合多人使用,适合铺在帐篷内使用,也适合单独用来野餐,休息等。

地布的材料一般是210D或420D的牛津布,带涂层,主要用作帐篷地布,可以保护帐
篷底部,并帮助防潮。也可以用作野餐垫、坐垫、遮阳篷或帐篷防雨外罩。尺寸一般和帐篷
底相仿,2米×1。5米或2米×2米。



防潮垫有很多种的式样、形状和长度。如果可能,你可以试一试不同式样的防潮垫,然
后再做决定。还有一些问题你也可考虑:

你需要多软的防潮垫?你需要多长、多宽的防潮垫?(防潮垫有单人、双人或多人的,
而有些为了节省空间,所以做得很狭窄)充气、整收、携带是否方便?

最后,一些附属设计可能会影响你的决定。比如,一些防潮垫有多重可充气气室,使得
防潮垫的厚度更容易调节;而结合充气枕头的防潮垫使你使用更为舒适;表面经网纹凹凸处
理的防潮垫可使保温和防滑功能得以提高;有些则更设计出符合人体体形的锥形防潮垫,以
节省空间。(可惜以上这些设计在国内市场上都很少见)

以上是一些在关于在防潮垫选择上的建议。对睡垫而言,暖度、重量、舒适度、耐用性
和大小等依次重要。但是对一个登山者而言,晚上能够睡个好觉或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假如你平常是习惯睡在超大型木床上,那么最好选择一个豪华两英寸厚度、全长度的开放室
发泡睡垫,而不要担心重量的问题。假如你是可以睡较硬床板的人,那么四分之三长度的封
闭室发泡睡垫就已足够。年轻时可以使用半长度的封闭室发泡睡垫,老了,骨头有些硬脆,
就要使用一个轻便、四分之三长度的可膨胀发泡睡垫。在冬天时要再加带一个全长度封闭室
发泡睡垫和一个完整的维修用补钉工具以防止开放室发泡睡垫勾破。也许在你第一次购买防
潮垫时还是挑一个较便宜的单人防潮垫,因为后悔时丢了那东西也不会心痛。


9.5. 如何选购防潮垫

防潮垫有3个核心功能:舒适,保暖,防潮。舒适是让你在高低不平的山间野外有层柔
软的睡垫;保暖是将人体和寒冷的地面隔离,减少人体热量损失,阻止地面寒气侵入;防潮
是隔离地面湿气。

此外垫子还可作为休闲垫,野餐垫,充气水床等其它用途。


9.6. 防潮垫的选购和保养

如果你从事严酷环境的户外活动,防潮垫至关重要,好的睡袋如果没有防潮垫配合,保
暖程度大大降低。所以登山活动中常常选择物理发泡的高密度防潮垫或高质量的自充气垫。

普通户外活动中,如果野营地面是草原或沙滩,各种防潮垫、地席都可对付;如果是凹
凸不平的山地,最好选用较厚的防潮垫。如果负重不是问题,可以在帐篷中先铺地席,再用
防潮垫,效果绝佳。雨天帐篷底容易进入泥水,地席因面积大而能有良好的卫生保洁效果。

其它的考虑是体积和重量。自充气垫对折后体积最小,直径约11公分,长度约28公分,
自充气垫重量在700到1000克。单层防潮垫和地席重量最轻,约300到400克。一般厚一
些的防潮垫重400到550克之间。

防潮垫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如果潮湿后及时晾干。防潮垫最好的保护神是牛津布的包装
外套。野营穿越中防潮垫经常挂在背包外面,容易受到灌木山石刮划而破损,牛津布外套有
良好的保护作用。实践证明,在没有外套保护的情况下,防潮垫的寿命不过5到8次,使用
外套可以成倍地延长其使用时间。


9.7. 防潮垫与地席的区别

首先,从材料上不同:

防潮垫是用聚尿乙烯发泡制成,里面有类似海绵的小孔,重量较轻,现在在工艺上有很
多改进,如底层加耐磨层、压花、拼色等

地席由三层结构组成:上层是用铝膜,主要起防潮作用,美观;中层是用高密度聚乙烯
发泡制成,比上下两层功能厚些,起减震的作用。下层是PVC膜,主要起防潮作用。

功能上:防潮垫比较厚,一般是1公分左右,有些特殊加工的厚度接近2公分,睡觉更
舒适些。体积比地席稍大些。

地席:比较薄,面积较大,收起来体积小,(尺寸为1。5x1。9米的收起来体积仅有一
个1CM的防潮垫那么大),厚度约0。5公分,防潮性能好,重量更轻,携带方便。

另外防潮垫的价格比较便宜,而地席的价格要高些。

10. 炉具
10.1. 如何选择炉子

您有在户外露营时,炉子却无法使用的情形吗?您有在想在国外用炉子却找不到燃料的
情形吗?以下有几个选择炉子的考虑因素可以提供给您做个参考:

炉子重量——如果是从事汽车旅游露营,这个因素可以不用考虑太多;但是如果是长时
间的登山健行,甚至于高海的重量拔的极地攀登,携带装备的重量足以影响到行动的效率时,
重量轻、体积小的炉子可能就是您唯一的选择了!

燃烧效率——燃料的燃烧效率越好,我们所需要携带的燃料就越少,所负担的行李重量
就越轻,如果您的户外装备都是放在车上,露营的时候才拿下来用,那就不用考虑这项因素;
如果您是准备自助旅行或是登山健行,这个因素值得您再三考虑!

燃料的取得性——在选择炉子需考虑到燃料的取得是否容易,毕竟有些燃料在开发中国
家是不容易取得,或是非常昂贵!

燃料的安全性——如果团体当中有小孩或是没有操作炉子经验的伙伴,燃料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环境——有些类型的炉子比较适合高海拔环境下操作。有些瓦斯炉使用的燃料在低
温环境下效率会降低,甚至于无法使用,增加炊煮的时间。

炉子的类型通常根据燃料的种类可以分成四种:

- 燃料需要加压的炉子[煤油炉、汽化炉]

- 燃料不需要加压的炉子[酒精炉]

- 瓦斯炉

- 固体燃料[现在已很少见,故省略不介绍]

燃料需要加压的炉子

此类炉子通常附有辅助装置,可将空气打入燃料瓶中,增加瓶中的压力,进而将燃料送
进炉头中。多用途的炉子甚至可以适用多种燃料,如汽油、煤油、去渍油。如果选择汽油当
作燃料,最好采用辛烷值低的,无铅汽油更好。

推荐使用:自助旅行、野外旅行或健行。

优点:
6、 快速炊煮食物;
7、 燃料效率高;
8、 适用高海拔环境;
9、 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10、 燃料费用较低。

缺点:

1、 价格昂贵;
2、 需要时间熟悉操作;
3、 需要时间预热炉子;
4、 有些炉子操作上需要小心谨慎;
5、 汽油、煤油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物质。

燃料不需要加压的炉子

通常使用甲醇酒精做为燃料,燃烧时燃料通常呈现液体状态。

推荐使用:经验不足的露营者,从事汽车露营,学校内实验室。

优点:

1、 容易操作;
2、 安全性高;
3、 燃料稳定;
4、 不容易受风势影响。
缺点:

1、 火焰温度比较低,热效率不高;


2、 需要较多的燃料,费用较高;
3、 火焰呈透明色,不容易辨识;

4、 燃料在某些地区不容易找到。

瓦斯炉

目前有很多款式可供选择,选择的时候,确定炉头有密封环,可以跟瓦斯罐紧密结合,
不会漏气。瓦斯有丙烷、丁烷、异丁烷等类型,一般高山用瓦斯罐多为混合型,可以帮助燃
烧稳定而持续,在零下1度依然可以操作。

推荐使用:已开发国家,高海拔环境。

优点:

1、 容易控制火候,安全性高;
2、 构造简单,操作容易;
3、 燃烧快速有效率;
4、 在高海拔环境依然能够使用。

缺点:
1、 燃料取得不易;
2、 在零下的温度需要预热;
3、 必要时检查密封环;
4、 强风中容易受到影响;


5、 空罐子不能回收再利用。

及使用炉子的诀窍:

1、 考虑炊煮的状况:如果需要处理大量的食物,或是炉具的位置不是很平整的情况,
可以考虑使用大面积支撑的炉具或是外加的支撑架来提高炊煮食物的稳定性。


2、 考虑燃料的放置位置:暂时不用的多余燃料尽可能不要靠近正在使用的炉子,如
果确定不会用到的燃料,可以收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个人的不小心造成意外发生。


3、 炉子的选择:应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燃烧效率的优劣、炉子的整理以及操作的
简便性、安全性。


4、 评估燃料取得的可能性:有些燃料不见得能够在当地买的到,有的时候价格会比
较昂贵,而且燃料是属于危险物品,不可能跟着你上飞机的!


5、 炉具及燃料的重量:从事长距离健行或登山的活动可以携带液体燃料,因为携带
的重量较轻,而且不占体积。


6、 考虑多用途炉具:可以因应当地环境选择容易取得且经济实惠的燃料。


7、 考虑在低温环境下的操作性:一个炉子的操作是否容易、方便,可以影响到一个
人的生命,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有时必须要带着防寒手套进行炊事,如果要生
个火需要花费超过10分钟,请问您敢带它上山吗?


8、 尝试修理自己的炉子:不一定要等到炉子坏掉,平常可以拆开来了解一下里面的
构造,增加对自己装备的熟悉度,一旦自己心爱的炉子发生问题,也可以很快找
到症结,对症下药!


9、 加一个挡风板:有些炉子本身附有挡风装置,有些则无,加一个挡风板可以减少
风力的影响,避免燃料的浪费,提高燃烧效率,缩短炊事时间,效果不错喔!


10、 尽可能平整炊事的环境:减少翻锅的可能性。

10.2. 户外运动的常用燃料

一般来说,在评价一种户外运动燃料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旅行当地
的气候条件、这种燃料在当地是否容易获得、这种燃料的重量、燃烧值等等。下面,我们向
您简要介绍一下在户外运动中最为常用的三种燃料。

Gas气(LP-gas):通常情况下,这种燃料是在压缩200-300倍之后,以液态的形式储存
在气罐内的。这种燃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燃烧值非常之高。(燃烧值是指,某种燃料每
单位燃烧后所能够释放的热量,这个指标代表了该种燃料的燃烧效率。)这是因为,这种燃
料通常是由燃烧值较高的丁烷和少量的丙烷及其同分异构体混合而成。除此之外,这种燃料
的优点还有:燃烧平稳、使用过程中无须使用气泵、防冻、无须预热、火焰质量好、燃烧后
一般不会产生有害排放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等。尤其是一些专业厂家(比如瑞
典的Primus)生产的高质量的Gas气的重量很轻、用途广泛、可靠性高、没有烟灰和异味、
没有渗漏,不失为户外运动首选燃料。其缺点主要是:价格相对来说比较贵、有些地区比较
少见和一些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飞机)上禁止携带。

白汽油(White gas):顾名思义,这种燃料是汽油的一种,而且它是最为易燃的液体燃
料。相对来说,尽管普通汽油比较容易获得,但是白汽油所含的有害添加剂要少得多(尤其
是无铅白汽油更是如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建议您在能够获得白汽油的时候,最
好不要使用普通汽油。其主要缺点是:过于易燃、在寒冷条件下使用时必须预热。

煤油(Kerosene):其组成成分和汽油的基本相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容易获得。
它的主要缺点是:对炉具的损害较大、味道比较难闻、在寒冷条件下使用时必须预热。

最后提醒您一句,出于爱护自然环境的需要,无论您使用的是预装的Gas气,还是您
自带的其它燃料,您最好妥善处理用过的空容器。

11. 刀具

刀具是野外活动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一把坚实可靠的好刀可以帮助你排除困难,脱
离险境,甚至可以挽救你的生命,可以说在野外它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下面和大家聊一聊我
对野外刀具选择的看法及向大家推荐几种适合我们在野外使用的刀具。

在野外使用的刀具要经得起破坏性的使用,和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

第一、刀身不能太薄和太窄,因为太薄和太窄很容易折断或折弯。

第二、刀柄应是刀身的延长,刀身穿过刀柄一通到底,也就是说刀刃、刀柄、刀尾应为
一体,这样你在用力撬东西和奋力劈砍时才不容易刀刃和刀柄分家。

第三、刀不要过短和过轻,太短在许多地方不好用,太轻则在你抡砍时用不上力,干起
活来太费劲,但也不要太重了否则你根本就拿不动。

第四、刀最好是单刃的,在刀背的前半部应是钝刃,钝刃可以用来击碎动物的骨头和取
出植物的纤维(还可以很轻松的敲断你自己的手指头),如果在刀背上有一个用来割断绳子的
钩刃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五、刀柄应是木头或橡胶制成并有防滑纹和适合手形的波纹,这样在刀沾了水或油后
不易打滑并且握在手中很舒服,在刀刃和刀柄之间必须要有护手,没有护手的刀在你用力刺
时是非常危险的,在刀柄的尾部最好有一块较大的金属这样你又多了一把锤子可以用来砸开
较坚硬的植物果实,还有刀柄最好是整体的,不要用两个单片铆接上去的那种,那种刀柄在
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后容易脱落,当你用力使用一把没有刀柄的刀时其痛苦程度和攥着刀刃
差不多。

第六、刀刃的角度和形状非常重要,太小的角度虽然锋利但容易造成镚口,太大则相对
钝一些(如果你力量很大的话,我相信刀背对你来说也一样很好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
你选刀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刀刃的颜色如果刀刃发蓝那这把刀千万不能要(那是在加工时
冷却不好造成的退火现象)。如果在刀刃的根部有一段锯形刃,你在对付皮革、帆布之类物
品时会很轻松。刀刃的形状有很多,如:单凹刃、双凹刃、斜刃、左手刃、圆刃、钻石刃、
等等……那就根据你自己的喜欢随你大小便吧!!!

第七、你在选刀时最好选直刀而不选折刀,因为折刀的关节处很脆弱,进了脏东西或生
锈后很难打开,用力撬时也容易从那里断开,而且当你一直手被占用时用另一只手很不容易
把刀打开,如果你非常喜欢折刀的话那最好选用刀刃带锁又能单手开的那种。

第八、在你选刀时千万不要忽视刀鞘,刀鞘一定要结实最好是牛皮或工程塑料制成的,
这一点十分重要,你想一想当一把非常锋利的刀插在一个比纸厚不了多少的人造革刀鞘里
时,你又把它带在腰上在野外爬上爬下……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适合野外使用的刀具:

(1)瑞士军刀:在市场上目前有两种品牌维诺士和威戈,两种刀都是瑞士制造的非常坚
固耐用而且功能较多,在大商场里都可以买到又不算管制刀具,尤其是铁人系列的刀具(刀
刃长度11CM)刀柄适合人的手形,刀刃带锁,它的木锯十分好用,比较适合在野外使用。

(2)丛林之王:西班牙制造,美国也曾制造过但现在全部转到西班牙生产,分刀身有涂
层和无涂层两种,刀背有锯,中空金属手柄内装有求生用品,此刀功能很多,其附件有:反
光片、鱼叉、弹弓、油石、细绳子、铅笔、火柴、鱼钩、鱼线、铅坠、创可贴、手术刀片、
净水药片、小药瓶、指北针。

(3)美军M9刺刀:此刀背厚身宽,钢质坚硬,刀身灰色涂层,刀背有锯锉功能,其形
象凶狠,使得每一位血性男儿看到它后都会心跳加快,热血沸腾。它的刀鞘配有油石,刀鞘
和刀身配合在一起可作剪铁丝用的钳子使用,把木棒插入此刀护手上的枪管套环并用绳子绑
牢可作长矛或鱼叉使用,此刀在美国几个有名的刀具公司都造,但BUCK公司生产的最为
有名,现在中国四川的先锋厂(兵工厂)也开始制造了。

(4)狗腿刀:此刀早期为尼泊尔的一种民族刀也叫库尔嘎弯刀,因外形很像一条狗腿因此
得名狗腿刀,在二战期间尼泊尔军队大量配备,其刀头重脚轻,前宽后窄,背厚刃薄,抡砍
时力量集中在刀的前部,具有斧子的杀伤力。二战之后美国人看中了此刀并在少数特种部队
中配备使用,狗腿刀的最大优点是非常适合在从林中行进时开路。

以上几种刀在国内的市场上价格都不低,相对来说国产刀具更经济实惠一些,可是质量
不如进口刀具。但根据我前边介绍的几条选择标准用你的慧眼,一定能挑选到得心应手的好
刀。

发表于 2011-10-18 11:21:54

小螃蟹 发表于 2011-10-18 11:26:12

好多呀,留着慢慢看!!!

海鸥 发表于 2011-10-23 01:05:04

今天先看一点,下次在看一点,慢慢地一个大饼给我啃完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户外装备基础知识